謝秀明
摘 要:在新課標制定后,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這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幫助。結合教學經驗,分析了如何實現教師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個體差異;關注
隨著素質化教學的開展,學生的個性差異已經成為教學中重點關注的方向。不同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長有著不同的影響,并且針對個性差異進行教學,對激發學生的潛能有重要幫助。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正確對待學生的不同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在教學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因此,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逐漸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有助于教師開展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二、從學生的情感體驗方面加強關注力度
對小學生而言,只有使其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才能提高其對知識內容的關注度,以此提高學習效率。在傳統的教學中,受應試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難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差異化教學,使得很多學生難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方面的關注度,建立相應的教學情景,通過情景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循環小數”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觀看春夏秋冬四季輪回變換的視頻,使其可以對循環形成初步的認識,并讓學生找出生活中類似的循環現象,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討論和回答的結果,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循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教師在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數學練習,加強對循環方面知識內容的了解,如讓學生計算67.8÷11、20÷6、8÷7和5.52÷9等,由此引出數學循環知識,讓學生切實了解和掌握循環概念。
三、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對學生個性化的關注度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動和好奇特性,對充滿趣味和實踐性的事物有著強烈的關注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性,開展相應的實踐課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動特征。教師在開展實踐課程時,要注意將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在實踐中提高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對實現學生差異化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比如,在學習毫米、厘米和米等長度單位時,教師就可以開展相應的實踐課程。在課程開展前,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內容準備好鉛筆、標尺、棉繩和教學模型等工具,也可以讓學生提前自行準備;在正式開始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實踐課程涉及的知識進行簡要敘述,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基礎的了解;然后學生利用已有的工具,自己親自動手測量,可以測量書本的寬度、書桌講桌的高度和黑板的長度等,在千米長度的操場進行測量時,學生可以合作進行,分段測量最后進行整體相加。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要做好測量記錄與檢查。同時,在進行測量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應適當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學習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單位長度換算,加強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另外,教師還可以設置相關的課堂測量競賽,以小組為單位,對同樣長度物體進行測量,對測量效率高的小組進行獎勵,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不同差異的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打破了固定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束縛。
四、利用差異資源,提高教學的效果
在教學中,不同的學生有適合自身的不同教學方法,同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差異性顯而易見,這種表現在數學課堂中較為明顯,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問題有著不同程度的理解,適合這種教學模式的學生理解程度相對較高。因此,教師在面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狀況時,要正視這種差異性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用理性的態度看待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包括錯誤。將這些差異作為實現個性化教學的資源,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
在數學差異化教學中,錯誤可以作為一種良好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錯誤了解學生學習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也應合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算式,了解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比如,讓學生解答“336-36×5”“(336-36)×5”“36÷35×5”“3636÷36+36-36÷6”等,通過混合性的運算,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測試。一旦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如部分學生對“336-36×5”進行運算時,先算減法,此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一錯誤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利用錯誤的內容,加強對這些學生混合運算規則方面的糾正。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正視不同學生之間的個性和差異,提高關注度,并對這些差異進行合理化分析思考,找出其有利方面,以此作為培養學生個性以及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依據,并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為實現素質化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代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7):14.
[2]樊金秀.小學數學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要的教學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