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淞

摘 要:數學規則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關系著數學技術的形成。學好數學規則,不僅可以深化理解數學概念,解決數學問題,還可以培養學生按規則辦事的良好習慣。但是,目前小學數學規則教學出現了這兩種現象:一是學生學習過于被動,規則的習得完全依靠機械記憶,對規則深層內涵認識不足;二是教師過于看重“自主學習”,采用完全放任的方式,讓學生自我建構規則知識,教學效果不顯著。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規則教學質量,以“分數除法”的教學設計為例,進行了“規則教學”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數除法;規則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規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數學概念之間的關系及其規律性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一種形式化的結構,是最典型的理智技能。而小學數學規則主要表現形式為數學定律、公式、性質等,廣泛地存在于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等教學內容當中。因而,本文以數與代數中的“分數除法”為例,進行數學規則學習的探究,以求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數學創造力,從而增強小學生的數學綜合實力,為以后的學習夯實基礎。
一、選擇恰當示例,形成規則認知
示例是蘊含了一般概念、原理和程序的例子,在結構良好的數學領域,示例在得到認知的初始階段處于重要地位。因而,在規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示例的選擇,利用生活化或者趣味性示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輔助學生理解數學規則,進而形成規則認知,提高學習效率。在“分數除法”的學習中,我是這樣運用示例進行規則教學的:
二、目標分層定向,吸引學生注意
目標分層定向是指將復雜的學習任務逐層分解成子目標,以剝洋蔥式的教學方式層層遞進,最終抵達教學核心。采用目標分層定向不僅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減輕其理解規則的壓力,還可以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深度掌握數學思維,增強數學素養。
三、設計精致練習,高效應用規則
所謂的精致練習,是指在純良的動機下接受有意義的反饋并認真指導與監督的練習,并非題海戰術。因而,設計精致練習時要注意遵循適度、適量原則,練習要具有針對性,練習形式要多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數學規則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才能高效應用規則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數學規則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必須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完善數學規則教學設計,以提高學生規則掌握能力,培養數學思維,增強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秀明.數學規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
[2]曹志國.循“規”守“則”:多重視域下的小學數學“規則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