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鷹
摘要:估算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提高思維的敏捷性、準確性、靈活性和創造性。本文通過對小學生估算能力的調查,了解當前學生估算能力的現狀,并分析其原因,對如何培養小學生估算能力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本文提到的估算不僅僅指向算式的計算估算還包括長度單位估算。
關鍵詞:估算意識;估算能力;培養
一、培養小學生估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估算可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是指思維過程中正確前提下的迅速和簡捷。有了思維的敏捷性,在處理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積極思考,正確作出判斷,并迅速作出選擇。這就要求人的認識結構系統化、結構化、具有清晰性、穩定性和可利用性,一旦需要便能迅速而正確地進行檢索和提取。
估算是根據具體條件和相關知識,對事物結果迅速合理地作出判斷的。因此,在做一些需要判斷或選擇題型的時候,有初步估算能力的學生,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準確性上,都比不會使用估算的學生效率要高很多。估算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簡化計算,縮短運算環節和推理過程。
例如,用估算的方法檢驗69×51=2992,懂得使用估算方法的學生,在第一眼看到這個算式就會想到用尾數檢驗來判斷9×1=9,所以答案不正確。當然不是每種情況下都適用,學生要能迅速判斷使用哪種策略才有效,以此來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二)估算可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主要是指能夠根據客觀事物的發展與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改變已有的思維過程,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數學思維的靈活性主要是學生在數學思維活動中,思考的方向多、過程活、思維技巧能夠適時轉換,即思維的應變能力強。 例:估測400米的長度。
要讓一個小學生通過目測來判斷400米有難度的,但是如果說改變思路,不死盯著這400米,而是從其他角度著手,實際接觸帶學生去學校操場一圈是400米來估計,那么再進行估測就容易多了。學會使用估算策略,可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教會學生從新的角度看問題,通過不同角度的觀察、分析思考,靈活地加以變式,從而簡化計算。
二、培養小學生估算能力的措施
(一)教師要改變錯誤觀念,完善專業知識 新課程標在“學習內容”、“課程目標”、“學習目標”等多處提出:“能估算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崇拜,如果教師自己都不重視,那么叫學生怎么可能投入精力。了解估算,教師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重塑長期以來估算教學的看法,筆算和口算固然重要,但估算能促進計算結果正確性,促進計算方法靈活性。教師自身要不斷完善自己傾聽、提問、解釋和獲取信息的水平,排除因經驗不足帶來的障礙,為學生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了使學生的討論和思考有意義、有價值,每一位教師都將在貫徹《綱要》、推進新《標準》和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面臨機遇和挑戰,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學生估算能力。
(二)讓學生發現估算的使用價值
估算主要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然而如果學生不理解什么是估算,為什么要進行估算,估算的價值和意義,那么就很難培養學生估算能力。
1.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估計的思想,在角的大小、長度單位等教學中都可以試著先估計再測量。 例如,筆者在上一節數學課時,讓學生試著估計粉筆的長度,學生的答案不一,有3厘米,5厘米,8厘米,11厘米等,最后通過測量發現是7.9厘米,最接近“8厘米”的答案,但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于現實素材估計的準確性不高,偏差有點大。接著有讓學生不借助工具,用手感覺一毫米有多長,一厘米、一分米、一米有多長,然后再通過工具來驗證估計的準確性。
2.提供一些不確定信息,使學生不能進行精確計算 從準確計算到估算,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轉折,當遇到不能用精確方法計算得到答案時,學生就不得不進行估算了。例如,估計課桌大概有多高,回家大約要走幾分鐘等,引入一些有助于理解估計概念的詞,如“大概”、“大約”。當問題情景本身就是不確定時,學生就不得不使用不精確的答案來回答問題。
(三)引導學生掌握各種估算方法
培養學生估算意識,提高學生估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據兒童心理年齡和特點,逐步提高對估算能力的要求,滲透估算意識,消除學生心中因為對于估算的畏難和排斥心理,接受它作為一種新的計算方法。 1.估算的一般方法
掌握估算的一些基本方法是提高學生估算能力的基礎。先估后算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估算用于驗算,有利于提高學生解題的準確性。學生通過對這些基本方法的運用,逐步形成比較熟練的估算技能。
(1)湊整計算。也類似于常用的四舍五入法,只不過數字變大了十倍,百倍。這個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最廣泛,把數字看成整十、整百、整千來計算,不過要注意尾數的大小,不能為了估算而估算,也不能不考慮尾數較大時的誤差。
(2)規律法。用學到的規律性的數學知識進行估算,這一方法主要用于檢驗。如兩個數相加,和應大于其中任一個加數,一個因數乘以一個小于1的數,積必然小于這個因數等等。 (3)尾數法。在一些較大數字的四則運算的判斷時,可以首先核對其尾數是否正確,很多時候可以因此而省下很多驗算過程。
2.估算方法多樣化
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加強估算,提倡方法多樣化。估算是一種介于推理和猜想之間的過程,所以,它的過程是不確定的,其結果也不一樣。學生都是個性化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選擇的想法,教師要抓住新教材與生活密切相聯系的特點,著重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掌握多樣化的估算策略,不失實際地灌輸估算意識。
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創設和捕捉一切可利用的估算教學的課程資源,加強估算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經歷估算的過程,掌握科學的估算方法。 1、培養興趣愿意用 2、結合計算經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