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子淳
【摘要】小學品德課程涉及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各個領域,目前小學開設的課程都與品生,品社或多或少有著教學資源上的交叉,品德課本身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因此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對小學品德學科進行學科資源的整合。
【關鍵詞】教學資源 交叉 學科資源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59-01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指出:能否積極有效地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關系到本課程性質、目標的實現,制約著課程實施的質量;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說道:品德與社會課程承擔著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任務,課程資源不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地接觸和了解社會,就必須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
小學品德課程,在課程類型上屬于綜合課程的范疇。課程目標并非局限于一個活動領域,而是涉及到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各個領域,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提出了要求。課程本身就是將多學科高度整合的基礎上產生的課程,課程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價值。
目前小學開設的課程: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信息、科學、英語、品德、地方課程等十幾門課程,都與品生,品社或多或少有著教學資源上的交叉,品德課本身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因此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對小學品德學科進行學科資源的整合。
一、品德與語文學科資源的整合
語文學科內容豐富,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環境教育、感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很多內容和我們品德學科的三維目標有相同之處,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語文課中的相關文章和相關教學手法讓我們的學生在品德課堂中真正地用心感受。
例如:北師大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二單元“春天來了”包括了四個主題“春天在哪里”“我們播種春天”“和春風一起玩”“春天的盛會”和語文課中的第一單元的內容“柳樹醒了”“春雨的色彩”“鄧小平爺爺植樹”“春曉”“村居”完美契合,我在上這一單元時,會讓學生說說你眼中的春天,在家鄉和在新疆的春天有什么不同,你在春天發現了什么等一些和春天相關的問題,孩子們總能都讓我驚喜:用詞準確,優美,意思可以表達完整,而且回答問題時的語氣,聲調都非常到位,有的能用詩句來表達,讓我瞬間覺得:哇,我們的學生太棒啦!這些有利的資源讓我的品德課上起來,事半功倍,感覺酣暢淋漓。
語文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豐富學習的過程,提高學習的注意力和成就感。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也讓我的品德課生動起來了。
二、品德與數學學科資源的整合
北師大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中第五單元“畫畫我們成長的地方”就與數學課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高度契合。
我在上這一單元的時候,感到一種融會貫通,水到渠成的感覺,上起來特別的順暢,不論是實踐活動還是小組合作,以及我一開始認為的比較難的方位的辨別,在實際的課堂上都沒有出現什么我估計會出現的大問題,我也覺得奇怪,課下和孩子們一交流,才知道,我們這一個單元的內容,和數學課的第一單元有異曲同工之妙,學生由于先上了數學課,所以再到我的品德課堂上的時候,就是手到擒來。知道了原因,我在有機會再次上三年級的這個內容的時候,就提前和數學老師商量好,將我的品德課上需要制作的平面圖先讓數學老師以拓展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當再上品德課中這個內容的時候,學生就很雀躍,大呼:“老師,這個我會,我會”學生做得得心應手,效果也出奇得好,學生在樹立起自信的同時,他們的素質也得到了全面、和諧而持續的發展。
三、品德與健康學科資源的整合
健康課尤其是心理健康內容決定著各種素質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是品德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使品德教育內容更豐富,拓寬了品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例如:北師大版六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六單元中的“成長中的新問題”與健康課中的《有計劃的學習》《考試,你行我行大家行》《我的未來》《考試情緒的調節》《我要畢業了》有效延展了主題,六年級學生是小學階段情緒最不好把控的時期,而這一單元的內容,無一不觸碰到敏感的問題上,有了健康課上相關的這些內容的鋪墊與輔助,上起課來,相對來說不是很費勁,因為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與認知,溝通起來也比較容易。
四、品德與綜合實踐學科資源的整合
綜合實踐課和品德課一樣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在很多方面如綜合性、開放性、課程目標都有相似性,通過兩門課程資源的整合,可以激活品德課程資源,使其更好的服務課堂,促進學生成長。
北師大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中的“我要上中學了”與實踐課中的《美好回憶——我們的小學生活》《制作畢業紀念冊》有機的融合與延展。六年級的孩子們即將畢業了,在實踐課中的這些實踐課能恰如其分的融入孩子們的感情,而六年級的品德課中我們又沒有很寬裕的時間,來完成相關的內容,但是實踐課中完成的這兩項實踐內容,就可以拿來為我所用,真的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和實踐課的老師溝通好,這個資源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了!
五、品德與美術學科資源的整合
愛畫畫幾乎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品德課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作業或者實踐內容要求孩子拿起畫筆來記錄下他們看見的(春天在哪里?),他們的心情(快樂的六一),他們觀察到的(小蝌蚪成長記),他們想象到的(如果生活中沒有水),等等他將優美的平面圖形變成精彩的畫,整個課堂被激活,學生的才能展示也有了廣闊的舞臺。
又如:北師大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春天來了”與美術課中的《春天的色彩》《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完美的結合;北師大版三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五單元“畫畫我們成長的地方”整個單元都與美術課的整體構圖、物體的比例、有直接關聯。
在品德教學中適當地整合美術學科資源,滲透美育功能,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尚情趣和審美情操,促進學生知識情感健康的和諧發展。
六、品德與音樂學科資源的整合
在品德課中,我經常會用一些歌曲作為新課的導入,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又或者用歌曲來升華、引導某個主題,通常我都會借鑒孩子們音樂課中學習過的有直接、間接聯系的歌曲,這樣孩子們的熟識度又高,又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我預想的效果都能達到。
例如:北師大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春天來了”與音樂課中的《春天》緊密聯系;北師大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五單元中“我們的家在哪里”與音樂課中《新疆好》有機聯系。
個人認為:只要是能為我所用的教育資源,我都可以拿來用,只要有善于發現的眼睛,你會找到很多資源,當然,最直接、最便捷、最方便的就是將其他學科中的資源運用到品德教學中,不但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因此,根據教材特點進行靈活處理、巧妙設計,充分整合其他學科資源,為教學所用。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是開放的、充滿生機活力的,更是高效的、深受學生喜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