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
【摘要】“微課程”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表面看是一種“課程”,實際上與我們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課程有許多不同之處,“微課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同時具有隨時隨地可以學習的特性,使用起來比較靈活。本文就結合小學五、六年級的教學實踐活動,談一談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qū)τ嘘P的教育教學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啟示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微課程 空間與圖形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20-0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教育教學領域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變革,微課程就是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新興的一種教學輔助模式,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整體效果。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空間與圖形”這一知識點較為抽象,而學生的空間感覺還比較薄弱,學生學習起來通常會感到有些困難,不易理解,因此,本文就從“空間與圖形”這一部分的教學實踐出發(fā),結合“微課程”的手段,來介紹微課程在“空間與圖形”這一部分的教學應用策略。
一、微課程的特點
1.資源多樣,情境真實
微課程主要是以“微視頻”的形式為核心,同時結合可“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等內(nèi)容,用全方位的手段營造了一個與具體教學活動緊密結合,情境真實的“微教學環(huán)境”。課堂教學時會使用到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結構緊湊,功能齊全”的“主體單元資源包”,使廣大師生可以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例化的教學情境中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水平。
2.短小精悍,主題突出
通常來說,微課程一般只有5-10分鐘,主要是就某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和展示,問題聚集,主題鮮明突出,學生在觀看的時候比較有針對性,也不容易走神;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并且?guī)熒梢苑磸土鲿车挠^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以靈活方便的進行保存,讓學生在筆記本電腦、手機、MP4中實現(xiàn)“移動學習”,也非常適合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3.反饋及時,針對性強
由于微課的時間較短,教師能夠及時的聽到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即時性非常強,有利于教師及時的獲取信息,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并且由于“微課”是提前制作的,減少了教師的教學心理壓力,因此可以使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反應、反饋和評價中,以發(fā)揮教學評價的重要作用。
二、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微課程”布置課前的預習任務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課時,可以布置以下任務:讓學生認真學習課前的資料,觀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微視頻(大概5分鐘左右),可以給出觀看的網(wǎng)址或者電子文件;讓學生記錄觀看過程中的困惑與疑問,并回答視頻中的問題,完成作業(yè)單的填寫;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完成教材上的練習題或者附加題;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拓展閱讀,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其他推導方法;最后完成自評單,作業(yè)單,并發(fā)送至老師的郵箱。
通過這樣的方式,利用“微課程”完成學生的課前預習,比傳統(tǒng)的“讓學生看書預習”這樣目標性不強,模式單一的預習方式相比,更具有啟發(fā)性,互動性和感染力,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的預習積極性。
2.利用“微課程”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使教學目標更明晰,更有條理
在課堂任務設計中,教師可以將課堂分解成具有不同教學任務和目標的板塊,結合“微課程”的各種手段來進行教學:
首先,第一個板塊,教師可以對課前任務中學生們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然后根據(jù)課前任務的反饋,匯總同學們的思考,提高認識;然后由各小組梳理出認識模糊的問題,以4人為一組匯總思考單和困惑單;依據(jù)信息反饋,關注個體差異;教師結合課前反饋與學生交流,充分展示學生思路,并通過課件把學生的想法演示出來,明確用轉(zhuǎn)化的思想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方法與思路;教師要求學生用算式表達并解讀,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轉(zhuǎn)化的思想能很好地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個性化的解讀,使每個人都對知識認識到位,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推理方法的多樣化。
第二版塊,可以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交流的能力,幫助學生共同提高,這一部分的微課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1)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哪塊地的面積大?誰能用你學過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講解數(shù)一數(shù)、轉(zhuǎn)化法的應用;
(2)課堂中用“微視頻”展示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比較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大小的問題,再用轉(zhuǎn)化的方法解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在小組中嘗試解題。(提供資料:剪刀,平行四邊形紙片,長方形紙片,點陣圖。)教師要及時評價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引導學生自主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3)各小組間交換、傳遞“解題單”,分享、欣賞同伴成果。
(4)實物投影展示各組完成解題完成情況。
(5)利用“微課程”展現(xiàn)學生學習微課后的調(diào)查反饋數(shù)據(jù)
在 課堂知識內(nèi)容講解結束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檢查學生反饋的問題,并且進行總結和提升,可以在學生小組中選擇代表進行匯報,組內(nèi)其他同學可以進行互評和自評。最后,由老師對這一節(jié)課的進行情況進行一個綜述,由此,完整的結束整個“微課程”的設計,并完美的完成教學任務。
三、總結展望
“微課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巧妙、合理的運用“微課程”這種教學資源,將會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思考,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應當合理使用“微視頻”,去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實現(xiàn)“微課程”與傳統(tǒng)課堂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黃慧珠.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的應用.科普童話.2017
[2]林根農(nóng).例談信息技術在小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巧用.中小學電教(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