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
【摘要】手工課是小學美術課中一門知識與技能有機結合的課程。在美術手工課上,紙質材料的使用占有重要地位。根據紙質材料的特點,將其合理運用于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出科學有效的教學安排。
【關鍵詞】小學美術 手工課教學 紙材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219-01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深入和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美術課在教育課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作為一種手工量居多的課程形式,手工制作的三要素分別為:材料、工具和技法,三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發展形成不同的視覺沖擊和體驗,帶給學生不同的創新和發展的意識。培養學生的手工能力,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以尋求更多的突破自我能力,增強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以帶來新的思想,新的想法和運用新的想法來指導他們自己的創作。在手工課上,使用紙質材料通常更為方便。這不僅僅是紙質材料能夠變化多端隨心的創作,重要的一點是,紙張的材料較輕便,環保,適合小學生創造更好的作品。
一、教學中紙質的性能特點
紙質材料是工藝品類中最常用和最廣泛使用的材料之一。特別是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由于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因素和紙質材料的輕便易用特點,正好符合了人工操作的基本要求。另外,紙張有厚有薄,有軟有硬,形狀有大有小,顏色比較豐富多彩,只要設計出造型,圖案,紙材料都可以幫你完成。這些極大地增強了手工創作的想象力和發展力,并給學生更多的選擇。另外,紙質取決于大自然,使用之后加以回收便可重新利用。此外,紙質材料更具延展性,更方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玩耍。毫無疑問,這對于塑料和金屬而言無疑不更加的綠色和環保,對于紙張材料來說也是最常用的手工材料之一。
二、折紙
折紙是最常見的手工教學課程內容。折紙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鮮花、金魚、天鵝、飛機、風車等。甚至相同的折紙可以有多種折疊方法。折紙的最大樂趣是將普通紙變成生動形象的事物。在工藝美術課上,小學生的折紙通常只有簡單的步驟,例如直角和對角褶皺。然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比較有難度或者開發新式的折紙方法,比如恐龍,甚至是全新的東西。利用雙手將普普通通的紙張創造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創造品,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習興趣,享受成功的喜悅和建立自信心也很重要。這就是折紙的魅力之處。
三、剪紙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春節期間,所有家庭的窗戶上都有紅色的剪紙,把春節的氛圍渲染得非常到位。剪紙不僅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而且為節日氣氛增添了溫暖的氣氛。在小學美術手工課上,讓學生感受剪紙的魅力。用于剪紙的工具非常簡單。剪刀和紙,剪紙的步驟也非常簡單。只有兩個步驟。學生完成繪畫后,動手按照自己的繪畫進行裁剪。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知識,比如應用對稱軸。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把學生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之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繪制自己想要的圖形,然后剪出相應的圖形。這也是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方式。節日期間,他們可以通過剪紙參與節日活動,它為學生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四、立體幾何狀態的紙材拓展
除了折紙和剪紙之外,美術課的手工操作還包括立體幾何中紙質材料的實際操作活動。這種應用是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折紙和剪紙后,將不同形式的紙質材料結合起來,形成立體的空間紙質作品。為了能夠靈活地將紙質作品的空間拼接結合起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想象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從而創造出更生動,更有創意的作品。
五、在教學中使用紙張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無論紙材是多么的環保,我們都不能不顧后果的使用。這樣不僅沒有做到真正環保的理念反而是巨大的浪費。節約是我們從小就要養成的一種習慣。我們必須學會理性地使用紙張和科學地使用紙張。這是節省紙張的合理方法。另外,手工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動手操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當你自己做這件事時,你才會有探索和尋求知識的樂趣。從小養成動手的習慣能夠訓練學生的大腦的運作,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擴大想象力,提高學習動機。生動有趣的美術和手工藝課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彰顯兒童的天真,并發掘自我潛能。
參考文獻:
[1]李倩.美術手工課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3(07).
[2]林酒敏.淺析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5,(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