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正
【摘要】著名的吳忠豪教授一直主張要在語文課堂使用“用課文來教語文”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學內容要圍繞“本體性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深思吳教授的觀點,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根據教學課本,確定本體性教學內容,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設計教學活動,依據不同學段,明確本體性教學目的,重視語文文字的運用和實踐,實現讀寫教學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本體性教學;運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教師應該加強本體性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要把語文教學中課文的生字、新詞、朗誦等基礎語文教學內容放在首要位置。語文教學應該在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和語文閱讀寫作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語文技能練習,認真落實語文本體性教學。
一、正確認識本體性教學內容
首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清語文教學要追尋什么。所以,語文教師最開始就要認識區別哪些內容是語文本體性教學內容。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是以教會學生語文文字為主要目的,語文本體性教學內容就是區別于其他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其重點教育內容包括語文基本知識、策略和技能。這些內容才能反映出語文本質特征,并能從本質上區別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特性。只有完成本體性的教學內容,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二、確定本體性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文本就是課文,語文教學的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必須以課文為載體。課文的內涵是豐富多彩而廣發的,不是單一無趣的,因此,語文教師要根據課文單元訓練重點課文所包含的語文知識等特點,準確定位文本的本體性教學內容,進而開展教學。
要進行課文教學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找準課文的主題思想,并圍繞同一思想設計多種教學情境和多篇主體課文,通過科學合理的課堂設計,進行課文的“本體性教學內容”的確認,比如通過文章的具體行為表述來把握人物的形象和人物情感,逐步深入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很多描述人物的課文都是有著相同的表現方法和寫作方法,比如在文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和心理活動來表現人物形象,在文章中運用對比、首尾呼應和倒敘也是經常采用的寫作方法,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運用這些表現寫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完成“本體性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
三、明確本體性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結合文章的文體特點和課標要求,從多方面選定文章的“本體性教學內容”。
首先,本體性教學內容應該體現在識字和寫字上,要求學生能工整美觀地書寫文章的關鍵語句,對文章的難寫字詞,也要有一定的硬筆書寫速度。其次,“本體性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方面,也要保持一定的默讀速度,并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文章的上下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和內容情感,掌握文章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再次,“本體性教學內容”還要求在語文口語交際方面,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樂于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態度和看法,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本體性教學內容”要求在綜合性學習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查閱和了解其他關于文章的內容,擴展課文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課文所蘊含的知識內容。
四、運用與實踐語言文字
傳統的語文教學,多半是教師對課文知識進行簡單的解讀,語文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分析課文的情感知識因素,這種片面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正確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幫助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更好學習運用語文知識、能力。語文教師應該把關注“本體性教學內容”作為探索的正確道路。
在語文教學中,“本體性教學內容”要求廣大語文教師重視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學會運用語文知識、方法和技能。小學語文教學的正確路徑就是堅持在語文中運用本體性教學,重視語言文字的運用與實踐,設計多方面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邊讀邊揣摩,明白文章作者的寫作思想和寫作方法,學習運用文章的語言描述,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關注語文知識方法技能的積累,并結合實際進行運用,這樣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就體現了本體性語文教學。
五、充分結合讀寫教學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做到讀寫結合教學。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閱讀文章的目的,要學會運用文本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到自己的實踐寫作中,把文章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增強寫作能力。因此,實踐“本體性教學內容”的關鍵就是要結合讀寫教學,并設計讀寫教學活動。有趣的讀寫教學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學習,能很快幫助學生實現由讀到寫的轉化,讓接下來的寫作順理成章。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高效教學,就必須運用本體性教學,找準本體性教學內容。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始終圍繞“本體性教學內容”,要讓語文課堂變成有“語文味”的課堂。教師要重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本體性教學,真正落實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審美性。
參考文獻
[1]曹忠華.甄選本體性內容,精準發展“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知識,2016(20).
[2]孟道芬.淺談語文本體性內容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10).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