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對美術課堂教育的重視,設計理念培養作為一種貫穿美術教育的始終也顯得越來越重要,這種培養方式對過去那種輕設計、重美術的現象有所改變。設計理念的培養是一種美術教育的新方式,它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起著不可低估的價值。本文課題研究通過提出在美術課堂教育中注重設計理念的培養,有利于吸引學生主動感知藝術形象、體驗藝術情感、掌握藝術技能,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意實踐、團結協作及審美評價的能力。通過對美術教育設計理念培養的關注,對創新美術教育方式、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美術教育;美術課堂;設計理念
一、設計理念與美術課堂教育
設計理念作為一種思維的培養方式,它是通過扎實的實踐和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對自身設計思想的提升,加強對靈感、思想、感覺等經過思維活動的提煉,逐步創造出新的設計思維和方式,從而進行新的嘗試與探索。在美術教育中,設計意識的培養能夠主動發揮與激發自己的設計行為和設計活動,從而及早地、準確地發現問題,并以創新性、豐富式的解決問題,從而使得美術教育在創新方式上得到提升和發展。美術課堂教育,是以美術課程為綱,有系統地組織和設計美術教學活動,主要是促進人格健全發展的一項素質教育活動。而設計理念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又具備一定的視覺藝術的審美觀念和技能培養,從而提高學生感受各種美術材料、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相應的發揮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從而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制作活動。美術教育中的素描、色彩、速寫創作三項基本技能都離不開設計意識和思維的指導,都蘊含著美術教育過程中的思維訓練,思維探索和思維創造等。
二、設計理念在美術課堂教育中的體現
設計理念具有思維創造、思維探索和思維表現的各種形態,它的運用和探索對于在美術課堂教育中可以深刻得以體現,而且優秀的設計思維理念對于美術課堂教育具有指導意義和指導價值。現代設計基礎包括: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設計等;傳統工藝美術包括:基礎圖案設計、金屬設計、竹木工藝、編織工藝、纖維工藝、紙工藝、布藝、泥塑與陶藝,還涉及到各種民間工藝等。這些美術設計都是在美術領域中占有絕對的舉足輕重的作用。設計理念是經過設計學、設計美學等多種學科不斷積累的思維方法,可以通過學習,對設計基礎知識進行初步了解,從而提高設計美感,設計思維的有利指導價值,其形成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能力和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美術課程標準》建議“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強調學生美術作品應包括創造、審美等屬性,那么教師也應該采取圖形化、多樣化、個性化的評價指標體系,減少原來那種盲目性、主觀性評價方式。不斷強調學生的原創思維和原創特點,讓美術課堂教育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探究。
在設計理念中的視覺傳達設計,它是主要選擇校園或社區的標志設計、海報設計和臺歷設計等。產品設計方面有傳統工藝中的泥塑、民間風箏、臉譜等。環境設計有小區模型、公園規劃等。在美術課堂教育中,可以將這些設計成果通過教學組織得以拓展和學習。在實際過程中要避免只是為構成而構成、為設計而設計,通過設計理念的重要方式的培養,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設計意識與理念,學會欣賞并將設計思維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可以相應的進行題材創作,將大型設計題材的創作通過設計理念的指導得以產生各種豐富的視覺效果的設計作品等內容。這類題材設計專業性較強,設計理念的培養對于設計作品的成型起到關鍵的作用,可能設計的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也可以發揮主觀想象力,讓設計的專業性得以提升和創造。設計理念具有指導作用,教師需要在美術課堂中加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設計思維,讓更多新的想法和新的理念得以運用,更好地提升設計素養和設計人文知識。
三、美術課堂教育中設計理念培養方法探索
美術課堂的教育實踐活動需要設計理念的指導,美術作品也需要設計理念的支撐,設計方式的探究也需要注重方式的探索。對于美術課堂教育中設計理念培養方法探索有多種,但都應該圍繞學生為主要設計原則和方式進行探究。應該以人為本進行教育,尊重學生,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核心作用交給學生,喚醒學生的設計理念和創造性思維,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美術的教學活動組織要幫助學生根據自己想要描繪或制作的內容尋求感覺;通過使用色彩、線條、形狀來指揮和安排組合;運用事情記憶作為環境的知覺切入點,來完成他們藝術創作作品。在設計思維的培養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欣賞一些有關著名設計作品,提高學生設計審美。
美術思維方式的培養離不開設計理念意識的創新,在設計作品中加強設計思維意識的培養,可以拓展設計技能知識和認知,可以按照設計理念,也可以得到創新,打破常規,讓美術教育更生動、更具有新意,從而更好的發揮設計審美本質規律。除此之外,在設計思維的培養中,要敢于質疑,大膽想象,充分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引導和啟發學生的設計意識。更多地將設計思想能積極參與美術課程,對所學內容積極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的猜想,形成一定的設計思維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對于材料的剪貼、折疊、切挖、卷曲和組合、裝飾等方法,讓設計作品的創作表達一定意圖;也可以用彩色筆、油畫棒、顏料、紙質及其他材料,開展趣味性造型、設計制作活動,讓學生體驗其不同的表現效果。學生通過對各種美術材料的制作、探索及實踐,充分喚醒他們的想象力,逐步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熊德華.設計意識與設計基礎.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2]陶倫.藝術設計基礎教學體系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作者簡介
賈羽(1982.5—),男,滿族,籍貫:遼寧撫順,單位:沈陽市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校
(作者單位:沈陽市東北育才悲鴻美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