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獻程
【摘要】班級體育活動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樹立自尊和自信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努力抓好班級體育工作,讓體育在班級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更好地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服務,并為終生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班主任;體育工作;作用
在一般人看來,學生在體育課及體育活動中反映出來的思想問題是學校主管領導的事,是體育老師的事,跟班主任關系不大。其實不然,對于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體育活動來說,班主任的影響力是非同一般的。而學生對老師,特別是對班主任有一種極度的信任或服從心理。筆者認為,班主任對學生體育活動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班主任應該是有一定體育基礎的多面手
教師是學生的導師,而班主任最好是全能型的,兼顧各個方面。班主任是學生的表率,學生平常的學習、活動離不開班主任。作為班主任,在早操、課間操活動中,要經常檢查學生做操是否認真到位,如果班主任連操都不會做,或者做得馬馬虎虎,學生會聽你的嗎?平時的學校集會,班主任連喊一聲“立正,稍息,看齊”口令都不會,那帶操的“一、二、三、四”就更談不上了,難道要體育老師來幫你喊,幫你帶隊嗎?平常的年級比賽、校際比賽,學生都希望班主任到場指揮、助威,如果班主任連最基本的技術或戰術都一竅不通,只會拍手叫喊,在學生最想聽你的高見的時候,你卻一無所知,或稀里糊涂使學生大失所望,那么學生又會怎么想呢?因此,作為班主任,肯定要參與班級體育活動,為了組織本班的體育活動,最好多學一點體育知識,掌握一些體育技能,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才能夠提高威信,管理好班級。
二、班主任要督促、誘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學生最害怕什么人?最敬重的又是什么人?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學生說最怕班主任,最想聽的也是班主任的話。作為學生,每天在校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多,在家受家長教育監督,在學校的一舉一動受老師的監視,做得好就會受到班主任表揚,做不好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一些在家里辦不到的事,往往在學校就能辦得到。就拿體育鍛煉來說,對于一些平時身體素質差、經常生病的學生,班主任除了關心他的學習之外,還要像醫生一樣對癥下藥。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經常鍛煉,除了堅持做早操課、間操,堅持上體育課,課外活動也要堅持。慢慢地,學生的體質就會增強,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我常常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老師的興趣愛好的關系,一般班主任喜歡什么,學生相應地也喜歡什么。利用學生這種喜歡模仿的特性,班主任就可以啟發、誘導學生注意鍛煉身體,激勵學生積極鍛煉身體,努力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三、班主任參與體育管理
作為班主任,除了關注所上的學科之外,還要關心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情況。上體育課時班主任到旁邊站一站,看一看學生上課的情況,學生馬上就會想:“哦!班主任還是關心我們的體育課的。”這一站,班主任往往也能了解學生體育課的紀律情況,訓練吃苦認真與否。平時學校的運動會也好,班際球賽也好,班主任都應該參與討論選出選手,比賽的過程中當個參謀或場外指導幫助出謀獻策也好,甚至送上一杯水,幫選手擦一擦汗,都能讓選手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從而受到激勵和鼓舞,把學生凝聚在一起,團結起來,營造出一種熱愛班集體的氛圍。在班級中,往往有一些比較好動、調皮的學生,就是這些學生,多數在班級中學習成績靠后。如何改造他們呢?我的體會是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入手。一般這些學生在體育方面具有特長,他們的足球、籃球往往打得很好,在賽場上他們聽到班主任的表揚時會更加自信,表現得勇敢、機智和奮進。如果班主任能夠因勢利導,引導他們注意紀律和體育的關系、體育鍛煉與文化學習的關系,適當安排一些時間給他們補補課,講清楚“體育鍛煉需要,但學習文化也不能放松”的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班主任參與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一環。每學期,學校對課外體育活動都有具體安排。對于課外活動,體育老師的指導是少不了的,但班主任的管理又是不能避免的。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體育老師要指導十幾甚至幾十個班的活動,只能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導,但活動人數安排、注意事項、內容的選擇與進行、器材的布置等都要靠班主任來指揮、謀劃。一堂好的課外體育活動,應該是有紀律、有計劃、有步驟的,學生全身心投入,興趣高,不出現傷害事故,達到鍛煉目的的活動。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學校體育工作中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導向作用。班主任對體育活動的態度,是能否開展好班級課外體育活動的先決條件之一。如果班主任能積極宣傳長跑的好處,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那么學生就會崇尚并堅持冬季長跑活動。 第二,感化作用。班主任的感化作用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決定的。在課外體育活動中,班主任若能用自己的親身實踐來影響、感化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將是一種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第三,凝聚作用。班主任是班級凝聚力的核心。在開展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生常常表現出個體的傾向性,喜歡的就練,不喜歡的就不想練,或是參加了也不積極。為此,班主任可以用班集體的體育目標和集體榮譽感來感召學生,從而形成極強的向心力。第四,協調作用。班主任在體育工作中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協調與體育教師的關系,經常了解體育教師對班上學生的反映與要求,適當對個別學生作暗示、教育、提醒,起到約束作用。
總而言之,學校體育工作是一個不小的系統工程,不但需要學校領導的參與、體育老師的參與、學生的參與,還需要班主任的積極參與。只有幾個輪子一起轉,體育工作才能搞好,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得到提高。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給我們指明了方向,社會需要體育,學生需要體育,學生更需要一個懂得體育知識、掌握體育基本技能的班主任參與他們的活動。
【參考文獻】
[1]王維平.高中學校班主任應重視高中畢業生的體育工作[J].中國學校體育,1997(05).
[2]陳文卿,謝翔.學校體育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藍以燊.從我做起——班主任抓體育工作的體會[J].體育與科學,1980(02):9-11.
[4]楊鐵黎,陳鈞.學校課余訓練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5]劉永峰.東方傳統體育鍛煉對心境狀態及心理健康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 報,2001(0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