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維維
摘要:體態語是一種常見的教育語言,尤其是在幼兒教學中,教師體態語的合理運用,在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幼兒很好的理解知識,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本文結合體態語的相關內容,對其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幾方面研究。
關鍵詞:體態語言;作用;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241-02
引言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并不僅僅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有的時候,利用眼神、動作、表情來表達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這就是比有聲語言更具有感染力的體態語言。
1.體態語言的作用
1.1 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幼兒時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幼兒教育非常重要。體態語的運用,可以輔助教師教學,一些復雜的問題,如果單一口述,幼兒可能很難透徹理解,而加上體態語,就可以更加直觀的將知識呈現出來,進而幫助幼兒更加透徹的理解知識內涵,提升幼兒教學效果。
1.2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幼兒剛剛進入到校園,面對陌生的環境,往往會產生一些怯怕的心理。因此,在課堂學習中,也往往會對教師表現出排斥的行為,此時,如果教師能夠合理運用體態語,則可以快速拉近自己與幼兒的距離,降低幼兒的陌生感,使幼兒樂于親近自己,緩解了幼兒的緊張情緒,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自然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幼兒園中,幼兒教師扮演的是大家長的角色,因此他們應該將幼兒看作自己的孩子,在他們感到惶恐的時候,過去抱抱他們,摸摸他們的頭,牽牽他們的小手,這個時候幼兒的緊張情緒就會緩解很多,久而久之,幼兒會將教師當作自己的親人,會更加愿意親近教師,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幼兒教學活動開展非常有幫助。
1.3 有利于幼兒形成積極的情感。
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教師溫柔的撫摸幼兒,或者是摸摸他們的小臉,當教師對幼兒做出這樣的行為時,幼兒就會非常開心,其實幼兒教師所做的這種行為就是一個親社會行為,以此來引起幼兒與自己本身的情感共鳴。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也叫做“關注效應”,幼兒感受到了教師對自己的關愛,所以幼兒也會關注教師,對教師進行幼兒認知中的關愛,這有利于幼兒形成自己的情感。
2.教師如何運用體態語言
2.1 儀表與姿態的運用。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無論面對多大年齡的幼兒,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體態儀表,因為這不僅僅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體現,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教師除了要衣著整潔,而且還要注意語言、行為舉止的規范性、合理性,要讓幼兒感到舒適,不會產生距離感、陌生感、仰視感。要懂得運用積極地體態用于,比如:比出大拇指表示你真棒,比如撫摸幼兒的頭,表示對幼兒的安慰。相對的,教師要避免自設無意或者有意做出消極體態語,比如拉扯幼兒、搖頭表示不贊同等等。從相關研究中發現,在半個小時的時間范圍內,教師的消極行為引導了幼兒課堂講話、攻擊、爭搶等行為,因此合理語用儀表與姿態,對培養幼兒行為規范、提高幼兒行為修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2.2 身體動作的運用。
身體動作是最能夠直接表現人類情感的行為,無論是手勢語言,還是身體語言,無形中都透露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看法和情感,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需要來設定一些特定的身體動作,要學會用手勢語言來幫助增強自己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幼兒時期主要以表現記憶為主,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手勢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幼兒的情感,讓幼兒記住自己的手勢動作,比如在向幼兒表達親切問候的時候,可以用手比出一個心形,這樣幼兒就會記住這個動作。
手勢語言與身體動作相比,更加具有靈活性,能夠引起幼兒的注意,也便于幼兒的記憶和學習。所以,教師在表達情感的時候,可以運用大量手勢語言,在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溫柔的撫摸她的小臉,并且輕聲安慰,也可以通過擁抱的方式來安慰幼兒,但是這些動作都應該適度。手勢語言能夠很好的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身體語言也是一樣的,比如在平時的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的去逗笑孩子,午睡前親吻每一個幼兒,并且輕聲說“午安”,在孩子午睡結束之后幫助幼兒穿衣服,在幼兒穿好衣服之后輕輕親吻孩子,這些都會使幼兒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幼兒也會與教師主動親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積極各種游戲,主動與孩子之間進行互動,以此來增進自己與幼兒之間的親密度。
2.3 表情與眼神的運用。
在教師與幼兒的相處過程中,教師的表情和眼神是十分重要的,親切友好的微笑能夠有效的拉近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反之,幼兒則會對教師產生抵觸心理,所以,教師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面目表情,對幼兒們要有耐心,時刻提醒自己要時刻微笑。盡管幼兒不能夠很好的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幼兒會主動觀察身邊人的表情,并且對這種表情進行感受,如果教師對待幼兒的眼神中透著生氣,那么幼兒就會不自覺的與教師保持距離,所以,教師的眼神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有進步的時候,要對幼兒予以鼓勵的眼神,在幼兒犯錯的時候,也要以眼神對其進行警告,但不能夠過于嚴厲。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幼兒經常會出于害羞或者恐懼,在課堂的互動之中就會表現的不是那么積極,此時教師就要用眼神或者是身體動作來鼓勵幼兒,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能夠提升幼兒的課堂積極性。當發現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時,教師要予以一個警告的眼神,或者把面目表情變得嚴肅一點,此時幼兒就會自覺的改正自己的問題,可見,體態語言在幼兒教學中有多么重要。
結束語
幼兒的發展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未來。培養擁有扎實基礎知識、豐富的情感、做事的熱情的下一代是教育部門的目標。而能夠更快、更好、更簡單做到這一點,便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體態語,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鄭向云.體態語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職業教育,2015(09):46-48.
[2] 汪麗芬.淺談幼兒教師體態語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學前教育,2012(0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