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堂舉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活動之一,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促使學生健全發展的重要內容。所以,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更為了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在思考中輕松地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進而,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興趣
所謂的群文閱讀是指將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進行閱讀,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語文教學中輕松地掌握知識,鍛煉能力。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閱讀教學一直采取的是一講到底的模式,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越來越感受不到閱讀的興趣。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教學方式,要通過開展群文閱讀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閱讀能力,培養基本的閱讀素養。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開展群文閱讀活動進行論述,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一、培養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閱讀的保障,也是有效開展群文閱讀活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所以,在群文閱讀教學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重新找到閱讀的動力,進而,才能確保群文閱讀活動的質量獲得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群文閱讀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使學生增強自主閱讀、對比閱讀的動力。
例如,在閱讀寓言二則《掩耳盜鈴》和《濫竽充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本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在本節課的閱讀中,我選擇了“多媒體”輔助閱讀模式,即:借助多媒體的視頻功能向學生播放兩則寓言的動畫片,直觀的動畫展示不僅沖擊了學生的視覺,而且,形象的展示也能幫助學生找到閱讀文本的興趣,與學生綜合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我們要借助多種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高效的閱讀課堂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多主題有效開展群文閱讀
主題的確定是將文本連在一起的“線”,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保障,也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保障。因此,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好組合的方式,要借助多種主題將相關的知識結合在一起,以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使學生在高效的閱讀活動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例如,以“過年”為主題,將《元日》《老北京的春節》《冰燈》以及課外的《年獸的傳說》等文章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了解從古到今的“春節”,了解與春節有關的知識,進而在開闊學生閱讀視野、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同時,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價值,以確保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更深刻地了解春節,了解與春節有關的知識,進而,在豐富學生學習內容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又如,以“親情”為主題,將《禮物》《平分生命》《媽媽的葡萄》三篇文章放在一起進行群文閱讀,在比較和理解中去感受親情的價值,進而,使學生在對比中了解親情的價值,同時,也能確保學生在比較中真正理解“親情”,并從中學會感恩,學會理解父母,進而,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再如,以“塞北江南”為主題,將“葡萄溝”“小鎮的早晨”“日月潭的傳說”以及詩歌《江南好》《憶江南》和《荷塘月色》等,組織學生自主進行閱讀,自主去感受和體驗江南的美景,感受江南的美,進而,在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同時,也能強化學生的認識,使學生在豐富的文本閱讀中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進而也為語文閱讀質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總之,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要有意識地按多主題將相關的文本放在一起進行閱讀,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群文閱讀活動開展中注意的問題
群文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質量,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活動之一,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比如:
1.文本選擇問題
群文閱讀的重點就是閱讀文本的選擇,恰當的文本組合直接影響著閱讀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也影響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所以,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同類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否則,將達不到群文閱讀的效果。
2.缺少閱讀興趣
興趣是提高群文閱讀質量的重要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參與度,但是,在真正進行群文閱讀活動時,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閱讀存在著一定的排斥和不重視心理,嚴重不利于閱讀質量的提高。
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群文閱讀開展的價值,要通過組織有效的群文閱讀活動來保護閱讀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基本知識,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