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妍
【摘要】現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有一些數學學困生的出現,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心理障礙,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學生,對其成因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探討解決措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具有更好的思維邏輯能力,更好地學習好數學這門學科。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學困生 成因 策略
一、數學學困生的概念界定
“數學學困生”,從字面理解就是“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一般是在知識能力,態度方法等各種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缺陷,他們的智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沒有達到數學教學規定的要求,需要通過某些方法或手段去矯治這種問題。這些數學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中明顯比其他同學有更多的困難,但這種學生并不是數學后進生,數學后進生指的是在現代的應試教育中認為學習不好的就是差生,這些數學學困生是因為在學數學的過程中心理上可能會有一定的障礙,這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照顧。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一)數學學科的原因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這句話是由德國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提出,可見這句話的水平之高。數學這一學科具有抽象性,需要考驗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要想學好這一門學科就要更加努力。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初中生在學習數學時,只是一味的聽取老師講授的內容,老師說怎樣做就照搬下來怎樣做,而不會自己動腦思考,利用舉一反三的方式去解決相似的問題。尤其是在遇到實際情況時,更是一竅不通,根本無法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這些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問題,通常是因為他們認為數學這門學科太枯燥,都是一些符號公式,讓人覺得比較乏味,從而不能對數學產生多大的興趣。這種數學學科的高要求也是“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學生自身的原因
對初中的學習生活不適應。現在初中數學的難度比較高,由于在小學升到初中的過程中銜接問題上,學生會對初中的學習生活不習慣,適應性比較差,這種時候學生會對學習產生退縮的想法,失去信心,從而就會有一些同學變為學困生。
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數學都不感興趣,認為過多的符號和公式太乏味,而且在計算過程中又太過復雜,一旦成績不好就會打消學習數學的念頭,對數學失去了興趣。
對數學的學習態度不主動。初中生的學習態度往往不是很積極,還處于小學生的貪玩的時候,對于學習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是跟隨老師的講授內容而學習,依賴性過強。
對數學的學習方法不恰當。初中生不能夠有良好的學習方法,不會做到課前的預習,上課時又不認真聽講,課后也沒有良好的復習習慣。上課時候學生只會忙于記筆記,記公式而沒有仔細聽到老師的講授知識內容,也少了思考問題的過程。
(三)教師教學的原因
思想與教學方法太過傳統。傳統的應試教育太過傳統,課堂上通常是老師占據主導角色,學生少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只能機械的跟隨老師講授內容走,不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良好的思考、分析數學問題。而且老師通常會偏愛那些成績優秀,比較聰明的學生,對學困生淡漠,這種情況更增加了學困生想要放棄學數學的心理。
(四)家庭與社會環境等原因
缺乏家庭教育。獨生子女的家庭占據大多數,有的家長的學習能力也不是很高,不能夠對孩子進行有效、良好的輔導。或者是有些家長因為忙于工作,照看不到孩子,會將孩子托付給長輩,而長輩就更不會對孩子的學習有積極的影響,只會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
社會環境影響。初中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況且現在的社會有著各種外界誘惑因素,如網吧、游戲廳等場所以及一些不良書刊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惡劣的影響,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形成學困生。
三、探究轉化策略
(一)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數學,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可以通過鼓勵機制或者獎勵機制等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學習,不再被動的去接受老師的講授知識。
(二)改進教學方法
老師在課堂上起著重要的角色,如果老師的傳授知識方法不得當,那么會對學生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老師應該將課堂的時間多給學生一些,讓學生占據主導地位,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老師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多了解學生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對數學產生問題,多加以引導和鼓勵,讓學生有更堅強的意志,樹立正確的觀念。
四、總結
針對數學學困生的出現,要運用各種方法去杜絕這種現象。比如,教師改善一下教學方法,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或者是利用分組競賽的方式去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克服在學習時心理上的障礙,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數學的思維邏輯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燕,尹哲.淺析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J].教育教學壇,2014,(6) :88.
[2]張文莉.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2016,(1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