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英語教學從注重語言知識的掌握逐漸轉向關注人的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就當前高中生的英語自學能力而言,還存在著目標不明確、教師的教法和學生學法不夠優化等問題,本文在探究自主學習基本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策略,期望能夠提高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8-0126-02
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原則,并且指出了高中生應該形成的英語共同基礎是持續的學習動機、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個性、自主以及創造力的發展,因而需要轉變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自主學習的基本內涵
關于自主學習的界定,國外有學者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管理自己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自我評價等;在國內,余文森教授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和自我認知監控的學習。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可將自主學習概括為“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一種學習。當前有大量的觀察和研究證明,學習者只有在對內容感到好奇,感覺別人在關心他們,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在任務完成后得到適當反饋等情況下,其學習這一行為才真正有效。因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僅僅依靠教師傳授自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和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學情境與氛圍,只有這樣才可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學活動中去,使其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升。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情況而言,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目標導向不夠明確。目前部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兩種普遍現象,一是學生爭相回答問題,二是教師自己滔滔不絕。這兩種教學情況明顯體現出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與自學導向目標之間存在偏移,以至于教學效率不高,而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沒有得到鍛煉。其二,沒有面向全體。即在高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面向的往往是所謂的“尖子生”,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普通學生與“尖子生”之間的差距,以至于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較差,這主要是由于教師沒有正確把握不同學生之間學習能力的差異,有違教學面向全體的原則。其三,教法不夠優化,學法指導不力。在高考應試的壓力下,絕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學仍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雖然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自學方法的有效指導,以至于學生仍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制定明確的自主學習目標。教師首先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大綱要求、學生的發展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需求自主確立學習目標,使學習目標既符合發展學生科學與人文精神的要求,又契合學生的發展需求與學習興趣。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正確制定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及長期目標,使學生建立一個能夠不斷強化學習動機的目標體系。例如,引導學生分析自身學習英語學科中的優勢與不足,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強化其學習動機,更是發揮學生自主性的體現,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判斷力。
(2)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并且使學習行為傾向于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心理過程或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在驅力。因而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積極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教材內容豐富,集思想性、趣味性與實用性于一體,其每個單元涉及一個主題,因而教師可結合主題開展各種形式豐富的活動,例如充分利用英語教材中反映社會生活的主題或是名人刻苦學習的感人事跡,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和學習態度教育,并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可能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使其體驗到完成一項英語學習任務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
(3)強化英語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為達學習目標而采用的一種規則、方法和技巧,它是認知策略在學習中的一種表現形式。通常在學習中,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相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善于使用學習策略,在自我調控意識方面也相對較強,自我評價也更為準確。因此,教師需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策略進行差異性指導,例如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從細節處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并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科學方法,從而達到自求得之的目的。
(4)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情境創設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在基于建構主義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情境創設是實施自主學習的關鍵。通過創設情境,能夠使教材中的內容變得直觀形象,能夠更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與欲望。當然,情境的創設需要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以高中英語教材中《Growing Pains》這一單元主題為例,教師可通過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常遇到的煩惱,設置一個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的問題情境,如怎樣面對父母的誤解,怎樣處理男女生交流的問題等,讓學生對該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這樣既能解決學生生活學習中的小煩惱,又能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5)給予學生正面的反饋與評價。馬克·吐溫曾說, “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活上兩個月”。由此可見,一句表揚、鼓勵的話語蘊含的威力有多大。這也提醒了高中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要吝嗇對他們的表揚和鼓勵。當然表揚也需要合情合理,選擇恰當的時機,如完成一項英語學習任務之后,教師應當對其任務完成情況給予適當的反饋與評價,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總而言之,教師應積極將學習結果反饋給學生,評語除了要有針對性、啟發性之外,也需要對學生的亮點進行鼓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李陽.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培訓,2016(6):273.
[2]郜靚.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5(23):345.
[3]曹盛華.自主學習理論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27(5):179-181.
[4]葛建民,付振桐.簡論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29(4):153-155.
[5]王健,郭本禹.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9(3):12-13.
[6]郭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命題——哈佛大學的經驗及其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8(1):60-64.
[7]黃文晶.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D].東北師范大學,2007.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