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斷探討研究教學設計,優化教學策略,讓學生積極主動融入教學中,懂得自主參與學習,積極主動思考,體會語文魅力,從而讓同學們的語文素養得以全面提高。本文主要探討分析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引言:
新的小學語文新課本基本理念有: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3、提倡小學生們積極主動、合作探索學習;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語文教育理念的發展要求,改變教學思想觀念認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教學素養,筆者根據新課程理念以及自身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語文教學設計、優化,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一、根據新課程理念要求,創新語文教學方式
鄧小平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語文教育特點也是如此,語文教育十分注重實踐,這便意味著過去以教師為主,以“教”為主,一味地填鴨式教育不再實用,應當創新教學理念,退出“以教師為主”的怪圈,注重實踐,把課堂這個“舞臺”交還給學生,以學生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做到 “教”與“學”的結合,嘗試“體驗式”學習,讓同學們能夠做語文課堂的“主人”,通過“體驗式”學習感受到語文魅力,學到語文知識。
二、平等對待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學習語文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程中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根據小學生們的身心發展狀況及個體差異、內在需求因材施教,讓同學們能夠積極主動學習、學會團隊合作和探索。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23課《難忘的一課》,筆者在授課前,先設計分組討論環節,討論主題是“我上過的一次最難忘的課堂”,然后通過抽簽的方式,讓每組出一位學生到講臺上,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最讓自己難忘的課堂。待所有同學發言后,筆者再稍作總結,引入《難忘的一課》學習內容。通過課前討論相關話題,不僅能讓學生快速進入課文學習,而且鍛煉了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與人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教師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在小組合作討論學習過程中,教師在聽取優等生意見的同時,不能忽視差生的意見,要重視并采納差生意見。實際上,學生并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智力開發快慢之分。教師要學會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幫助他們揚長避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發揚自己的長處,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學習[1]。
三、寓教于樂,設計游戲環節增強學習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小學生恰恰處于“愛玩”的年齡,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安排適當游戲環節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其實,“玩”本身也是一種學習。課堂上設計游戲環節,同學們踴躍參與游戲,在玩樂的過程中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學到知識。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5課《古詩詞三首》筆者在教授此課前,先開展一次“誰是古詩詞小達人”游戲,用競賽類游戲激發同學們學習新詩詞的樂趣。當然,同學們都會想當上“古詩詞小達人”,這就要求他們在課前必須先復習以前學過的古詩詞,甚至去查閱或學習一些以前未學過的古詩詞,這便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寓教于樂,游戲環節能夠增強小學生們的學習樂趣與學習積極性,提升同學們的思考能力、處事能力,激發創造能力[2]。
四、新媒體助力,提升語文教學水平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日新月異,傳統的板書教學已不適應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借力新媒體,學會在網絡上搜索與課堂相關的資料、圖片、視頻,學會制作出彩的PPT,努力讓課堂變得更加形象生動[3]。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5課《翠鳥》,筆者課前搜集翠鳥的相關圖文資料,翠鳥捕魚的相關視頻,穿插在PPT介紹中,生動形象地向同學們展示翠鳥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等,加深了同學們對翠鳥的認識,對課文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與VR供應商合作,在課堂上試用VR設備,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1課《太陽》,同學們可以戴上VR設備,虛擬現實,讓同學們能夠身臨其境,感受遙不可及的太陽系,更客觀地認識太陽,提高同學們學習此課的興趣。新媒體助力,小學語文課文更加直觀形象,對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十分有效。
五、學思結合,適當布置作業提高教學效果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思結合,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課后思考。為了讓同學們學會學思結合,教師應當布置適當作業,當然,作業并不局限于紙質作業上,可以在課堂后讓同學們去尋找課堂相關的事物,多去觀察、思考,學會延伸,做到觸類旁通。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同學們體會讓“語文走進生活,生活走進語文”的樂趣,比如,同學們可以在觀看電影后寫一篇觀后感,去某地旅游后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旅游經歷,領略語文的魅力。通過學思結合,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提高語文的實用性,進而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教師要提高備課水平與綜合素養
教師能夠進行高質量備課時實施高質量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保障。通常,小學語文老師通過備課課程及教材兩個方面來進行備課。在新課程理念要求下,教師在把握備課基本環節,把握教材重點外,還要拓寬教材深度、廣度,結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結合當前熱點焦點,尋找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備課,提高教師備課水平能夠調動小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積極主動進行語文學習。
要想成功開展和貫徹語文教育,小學語文老師這個力量必不可少,而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高低由整體師資水平決定。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學校教育局要組織教師教育、培訓,通過開展系列小學語文教育方面的專家研討會及學者講座等幫助教師們提高綜合素養,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育[4]。
七、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們需要不斷的學習、探索與實踐,努力提高教師備課水平和自身素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積極主動進行語文學習,得到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興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6,35(35):202-203.
[2]郝鳳英.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策略[J].南北橋,2017(17):65-65.
[3]趙應階.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2017(27):135-135.
[4]劉立瓊.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J].未來英才,2016(14):45-45.
作者簡介:
張志宏( 1975.09-),男,漢族,云南耿馬人,孟定鎮河外完小,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