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敏
摘要:語文是一門集美學、人文、德育等為一體的教育學科,鑒于多樣化的教學目的,各任課教師就不能夠固守單一的教學模式,而要不時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融入多樣化元素,以提高相關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在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慢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并且開始慢慢向人們生活各個方面進行滲透,進而在其中展現出了不可估量的輔助潛能。綜合以上現實情況,在帶領學生們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各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創新性地將信息技術引用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之中,以為語文教學開辟新的教育教學方向。在此基礎之上,高中語文教師還要不斷基于所教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所教實際內容而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活動,以逐步提升自己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科學有效性,最終將其教學輔助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助力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信息技術; 創設情境; 教學效果:知識積累
一、合理創設情境,營造活躍課堂氣氛
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所處的課堂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在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聽講,學生們也會相對更加熱情地配合教師展開教學活動;反之如果在單調而沉悶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們的學習動力也勢必大大削弱,影響學習效果。鑒于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一創新手段而為學生們創設一系列合理的教學情境,增加語文課堂的動態元素,為學生們營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
舉例說明,在為學生們講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借助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們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即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為學生們播放本篇課文的配樂朗誦語音,與此同時還要在大屏幕上展現月色下荷花滿池的優美畫面,以從視覺、聽覺等各個方面給予學生強烈的感染。這樣,語文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所擁有的視聽元素打破語文課堂原來的沉悶氣氛,而借助合理且生動的教學情境為課堂增添一定的動態活力,益于學生們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增強積極學習動力,為優質教學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二、化抽象為具象,突破語文教學難點
語文學科知識雖然與學生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益于學生們進行有效的理解與學習,但是基于學生有限的生活經歷以及情感感悟等,他們在學習語文學科某些知識的時候不可避免地還是會遇到一定的困惑和障礙,而這也就為教師教學提出了相應的難題。鑒于此,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突破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難點,順利將相關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們,各任課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所擁有的直觀展示特點,將語文課本中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具象事物,以便于學生進行形象理解,迅速抓住其中蘊含的知識精髓,提高語文素養。
舉例說明,在帶領學生們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的時候,由于文章所描述的時代對于現階段的高中生而言是非常遙遠的,單憑課本中的文字描述,很多高中生都難以深刻而全面地把握其中主要人物的特征以及作品所體現的主旨等。基于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搜集一些文章所描述時代的生活場景圖片,以益于學生們對文章的大背景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接著,語文教師還可以從影視劇作品《紅樓夢》中截取林黛玉進賈府的片段,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配合語言講解播放給學生們,將課文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們,便于學生們了解立體的人物。在此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很好地將抽象知識轉化為了具象的教學內容,益于順利講解難點知識,提高學生學科能力。
三、拓展教學信息,豐富學生知識積累
一般而言,高中語文課本中的知識都比較基礎,而且也非常有限,學生們如果只專注于課本知識學習的話,就很難在當前的綜合性語文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甚至還會影響到其以后的長遠發展。因此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不受時空限制的特性而對教學信息進行廣泛拓展,以益于高中生在基礎知識學習之余逐步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積累,以為語文綜合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舉例說明,在為學生們講解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這首詞的時候,高中語文教師除了為學生們講解課本中呈現的詩句理解、詞語解釋等基礎知識以外,在具體介紹作者蘇軾的時候,就可以隨時通過網絡搜索向學生們詳細介紹蘇軾的人生經歷、作詞背景等。此外,在為學生們講解本首詞的創作風格時,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從網絡上為學生們搜索一系列關于宋詞兩大流派——婉約派和豪放派的拓展性資料,引領學生學習。在此信息拓展性講解過程中,高中生們漸漸就可以積累起豐富的語文知識,以益于學科綜合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當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中,為了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各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創新性地將此項現代技術引用到自己的具體教學活動中,進而在不斷改進中借助科學具體策略逐步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吳斌毅.基于信息化對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0):149-150.
[2]譚文娟.淺析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實踐活動教學相融合的現狀與路徑[J].考試周刊,2018(8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