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 饒曠南
摘要:在英語國際化影響下,國內教育領域密切關注小學英語教學。學校及家長也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視。我國小學英語課堂因設置較晚,不夠成熟與完善,這導致與此相關的教育培訓系統輸出的教師良莠不齊。基于此,本文將從綜合素養與業務素質兩大方面淺談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師;綜合素養;基本素質
隨著經濟貿易全球化,英語在國際上越來越普及。我國英語教育也不斷與時俱進和完善,上自教育領域下至學生、家長都提高了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近年來隨著現代社會發展,將英語作為孩子第一外語學習的家長逐漸增加。英語學習的幼齡化趨勢使小學英語課程納入我國小學知識教育體系成為必然趨勢。這要求作為新一代的小學英語教師不但要順應新課程理念發展要求,還應重視與明確自身應具備的業務素質與綜合素養。筆者將結合實際經驗與前人論述淺談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以下的基本素質。
一、綜合素養
(一)愛心
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特殊對象。因此,是否具備足夠的耐心與愛心成為衡量小學英語教師綜合素質情況的指標之一。小學生年齡小,身心尚未成熟,不能有效控制自身行為。上課睡覺、說話、吃東西、打鬧等現象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普遍存在。教師這時候不能站在成人角度,以成人的心智和規則要求他們,否則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筆者認為要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與獲取有效教學反饋,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里特征做出合理教學應變。在思想與生活上關愛學生,掌握學生客觀身體狀況與主觀情緒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教學行為。行為上,教師應充滿耐心與愛心正確了解與引導學生錯誤的課堂行為。
(二)童心
小學與中學教學模式有所區別,學習量龐大的中學教學呈現出教師僵硬傳授知識的填鴨式教學現象。小學課堂應該是輕松熱鬧,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玩樂的氛圍。小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兩者區別,不以成人思維斷定小學生認知與思考模式。教師應針對小學教學特點,了解興趣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充分激發他們學習興趣與熱情。小學生的好奇心還沒有被固定的社會與教育思維桎梏,他們對一切都保持著孩子天性的好奇與探索之心,教師也該適應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保持一顆童心。課堂上教師應作為學習的合作者、探討者與指導者融入學生并與學生打成一片,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權威者身份強硬要求學生該做出怎樣的學習行為。
(三)基本的教學知識
英語學習是一個完整的結構性過程,小學英語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除了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與完善綜合素質外,還應順應時代與社會的發展要求不斷調整教學理念、教學原則與教學模式。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主要目標是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這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具備良好教學基礎知識。教師應掌握扎實教育學知識,清楚小學英語教學基本概念與理論知識,熟悉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原則、方法與意義。此外,教師還應掌握英語教學規律、具備組織良好教學活動的理論基礎知識。
二、業務素質
(一)英語基礎知識
英語作為外語傳入我國并受到重視和普遍學習。隨著各領域的重視,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水平已成為必不可少的研究課題,因此教師應重視提高自身的英語專業素質。目前我國的教師和學生都缺乏英語學習環境,部分教師的知識積累與教學水平都有所欠缺。教師的錯誤引導造成很多學生學的都是“啞巴英語”,能看懂英語文章卻不會開口說英語。此外,由于教師英語發音錯誤,潛移默化中學生也練出“中式英語”。這讓學生產生害怕心理并逐漸恐懼英語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具備基礎英語知識,明確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向學生傳授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基礎知識。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教師不該忽視開口說英語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只有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掌握正確的英語發音,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為學生今后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課堂駕馭能力
課堂是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的途徑。有效教學反饋需要教師營造良好課堂環境,因此具備良好課堂駕馭能力是每個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之一。針對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思維模式,營造氣氛和諧、秩序良好的課堂需要教師掌握豐富的知識與靈活的教學方法。大腦對于聲音與圖像較文字敏感,教師課堂教學應盡可能使用肢體語言、圖像視頻及其他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如單詞教學,教師可用單詞聯想法、遠近意詞比較、或者具體環境應用將單一枯燥的獨立單詞立體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話教學,教師可另創趣味情境組織學生演習。語法教學,教師應把語法知識歸納總結,按照一定的邏輯框架為學生講解。課堂教學,教師偶爾還需穿插唱歌、講故事、跳舞等適應小學生心理特征的活動緩和嚴肅的課堂氛圍。
(三)兒童心理學知識
任何事物發展都遵循一定規律,每個時期學生發展情況、行為與模式也有一定規律。因此,掌握必要兒童心理學知識有助教師了解兒童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特征,為教學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教師也必須以學生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為依據,才能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與方法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和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教師須根據學生總體規律制定合理教學計劃,結合個體認知、心理差異等因素因材施教。兼顧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也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兒童心理學知識,從根源上了解兒童的認知規律與思維模式,才能用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授課。
參考文獻:
[1]余穎.淺談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教學論壇》2011(17)
[2]魚暢.淺談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
[3]趙秀芹.淺談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當代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