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燕君



摘要:Module教學模式是一種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在高校教學實踐中,財經類經濟法課程本身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借助Module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過程的再造。Module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T合應用能力以及教師教學水平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互聯網+”理念的提出以及新型網絡技術手段的應用,也為進行課程體系的模塊化設計、提升教學效率提供了可能。
關鍵詞:Module教學模式;互聯網+;翻轉課堂
Module教學模式(Modules of EmployableSkills,MES)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國際勞工組織創(chuàng)造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主要特點是以現場教學為主,強調以技能培訓為側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Module教學模式就是指由若干個內容不同但相互之間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組成的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在Module教學模式中,“Module”即模塊,指的是組成教學系統知識的各個不同的板塊,反映學習內容不同但關聯的知識內涵。因此,Module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在教學中利用特定的載體或平臺,把相關的但又歸屬不同類型的知識內容進行整合,使其用新的邏輯貫穿在一起,形成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并利用這種知識體系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Module教學模式源于職業(yè)技能培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有目的、有內容、有步驟、有組織地安排模塊進行Module教學,對財經類經濟法課程至關重要。Module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qū)別在于:教學目標上的指向性、內容選擇上的實用性、實施方法上的靈活性、學習要求上的整體性。在Module教學模式下,每一個教學單元由一個或多個模塊組成,每一模塊又由若于子單元組成,模塊設計圍繞教學目標,緊密結合財經類院校學生的就業(yè)及執(zhí)業(yè)需求設置,層層遞進,相互支撐,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一、“互聯網+”環(huán)境下Module教學模式的新發(fā)展
(一)“互聯網+”理念給高校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
“互聯網+”理念的提出,無疑給高校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網絡文化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給高校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理念變革。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工具等已經變得刻不容緩。與其他產業(yè)一樣,高校教育也開始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實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MOOC就是典型的“互聯網+教育”的產物,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微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擴充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二)“互聯網+”催生了Module教學模式的新發(fā)展
“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成熟,為Module教學模式提供了一個全新有效的載體。高校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新型網絡學習平臺,如泛雅、慕課等學習軟件平臺,運用MOOC、翻轉課堂等全新的教學手段,開發(fā)Module教學新模式,拓展財經類經濟法教學的新思路。
在教學過程當中,授課教師可以結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學生需求、課時安排等相關要素,搭建學生經濟法基本框架和體系,并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供學生自主選擇與本專業(yè)關系緊密的重點章節(jié)或知識點,通過模塊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樣的教學變化可以滿足當代大學生個性化的需求,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教學內容。同時,信息化平臺的交互模式也為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提供了便利。
二、“互聯網+”環(huán)境下財經類經濟法教學中的Module教學模式設計
(一)財經類經濟法教學中的Module教學模式基本思路
財經類經濟法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因此,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Mod-ule教學模式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財經類經濟法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財經類經濟法教學中的多元化是指開展的教學活動內容、類型以及案例要豐富且實用,并能體現財經類專業(yè)特點,以此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社會調查、主題辯論、模擬法庭、知識競賽等方式開展教學。
(二)經濟法教學中的Module教學模式具體運用
統觀目前各高校財經類經濟法的教學設計,課程內容一般都包括經濟法基礎理論、經濟主體法律制度、市場運行法律制度、市場規(guī)制法律制度、宏觀調控法律制度、法律糾紛解決途徑等板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些板塊設計成大的模塊,下設若干子模塊,將這些主要模塊作為教學的主要部分,同時可以針對模塊設計若干任務,學生需要借助網絡平臺,通過微課進行課程學習,在課堂上完成相應任務。這種體驗式的教學可以成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
以上是筆者在經濟法教學中關于Module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三)Module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
良好的評價方式可以對學生起到正向的價值引導,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單純的考試和簡單的“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評價方式已經不能全面評價目前學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建議從財經類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采取翻轉課堂、討論、社會實踐、答辯等綜合評價的方式,注重評價學生學習過程,采取動態(tài)跟蹤式的監(jiān)控,加大學生參與教學、社會實踐、身體力行等養(yǎng)成性教育環(huán)節(jié)在課程成績中的比重,以便全方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Module教學模式下,可以對教學評價采取“積分制”教學評價體系。積分制的評價體系主要如表2所示。
三、結語
Module教學模式是“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在網絡文化的支持下有了全新的適應性和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財經類經濟法課程涉及學生基礎面較為廣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教學應該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Module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細化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讓各知識模塊體系貫穿一個主導思想,并做到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又層層遞進。因此,嘗試設計 Module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應用能力以及教師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淑芳.模塊化教學思路下的電路與模電教學組織探究[J].中國新通信,2017,(11).
[2]張素倫.“互聯網+"背景下經濟法本科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河南教育(高教),2017,(8).
[3]徐東英.Module與Team模式下翻轉《建筑物理》課題教學設計[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2015,(10).
[4]陳竺.關于模塊化教學的理論與實際探討[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