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珍
摘要:中職學生是當前國內職業教育最大的群體,其核心素養的培育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從社會、學校與教師等多個層面出發,分析當前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現狀,挖掘當前中職生核算素養培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促進中職生核算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中職生;主體責任意識;職業核心素養
一、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中職生職業規劃能力較弱
從筆者任教和平時交流的中職院校來看,只有少數中職學校設立了職業生涯規劃等相關課程,而課程的教學也大多以照本宣科、播放不符合所帶班級學生實際需求的PPT為主,導致許多中職生依然不明白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和具體做法。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當前中職學校生源質量相對較差,生源質量不佳導致學生自身在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方面較差,對自我的評價和未來發展目標的判斷不準確;二是大部分中職生專業選擇比較盲目,大部分中職生對專業內容和未來發展不夠了解,多由父母或老師來決定,自身并不喜歡該專業,導致自身職業目標定位不準確;三是當前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特別是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上,其內容多以德育內容或現代禮儀教育內容為主,涉及到職業核心素養教育的相對較少。
(二)中職生職業道德素養教育缺失
目前許多中職生都認為“愛崗敬業、遵守職業道德”是正確的,但是由于自身正處于青春期,個體思維活躍,但心智波動較大,主體責任意識薄弱。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傳統教育理念當中,職業教育依然將專業“知識”與“技能”作為主要教育內容與目標,忽視了對職業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視,特別是在職業精神、主體責任意識等方面的教育;二是職業教育方式單一化,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職業核心素養教育還是以宣傳講座為主。
(三)中職生職業關鍵能力素養不足
中職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畢業初期大多不愿服從他人的管理,但自我管理與控制能力又相對不足,同時也缺乏耐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職業關鍵能力,在主動工作、主動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方面也有所欠缺。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自信心、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導致其在學習、生活及往后的工作當中的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二是中職學校管理相對較為寬松,留給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較多,大部分中職學生并未將自由時間用在技能訓練或是職業核心素養的自我提升當中。
二、加強中職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中職學校對內隱核心素養的重視度
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都重外顯素養而輕內隱素養,導致許多中職畢業生雖然能夠符合市場上相應崗位的技能要求,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理想道德來在類似崗位上長久發展下去。加強對中職生核心素養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培養,能夠提升中職學校對中職生核心素養特別是內隱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從而有效推進中職學校課程的全面改革和發展。
(二)有利于滿足市場對中職生的全面需求
社會、經濟、科技的全面發展讓大部分職業崗位的分工越來越精細,大部分崗位除了在知識和技能上對中職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還要求中職生能夠適應更復雜的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因此,只有中職生能夠做好外顯核心素養與內隱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才能讓中職生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更快的適應要求更高的崗位,從而爭取更多發展機遇。
(三)有利于促進中職生職業生涯的科學發展
單從自身成長情況來看,處于人生青春期的中職生雖然思維活躍,但卻缺少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做好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的理論研究工作與實踐培養工作,能夠有效的幫助中職生做好自身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自身職業發展目標,幫助中職生高效穩定地走向人生的道路。
三、提升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培育效果的對策
(一)強化中職生職業規劃意識
中職學校應當設立一些簡單專業介紹類型的課程,讓學生對校內設立的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專業,以幫助學生能夠對未來職業的職業有比較精確的定位。同時,中職學校還應當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設立安排一些強化職業意識的教育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職業信念,強化職業意識;此外,還應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爭取一些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提前了解職業環境,了解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和素養,進一步提升其職業規劃意識與能力。
(二)優化中職生核心素養教育內容
針對當前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教育缺失的問題,應當對中職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首先,中職學校應當定期組織職業實訓活動,模擬求職環境,讓學生了解在求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做好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同時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抗挫能力;同時,學校還應當適當安排一定的職業道德素養與主體責任意識教育,從日常行為規范,到理想信念教育,再到職業精神教育,都可以通過校內評分,聘請法學專家、學者、職業教育相關專家進行宣講活動,參與社會企業的實踐體驗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培養學生的職業法律意識、道德素養,形成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奉獻精神。
(三)加強對中職生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
首先,應當加強校內管理,通過制定管理條例和發出積極引導方案來提升中職生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如制定校內管理評分條例,有學生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學校評價來形成最終評價,并加入到學生檔案資料當中,同時,也可以倡導學生上課期間上交手機到班級手機袋等;其次,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創新、創意、創業文化活動,讓學生組成團隊,參與模擬求職或創業活動,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創業意識。
結語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日益發展,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的培育狀況也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截至到目前,雖然中職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主要問題就體現在中職學校培育內容與目標與市場需求脫節。因此,加強對中職生職業核心素養培育現狀的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對促進我國中職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韓玉,何秀麗.論中職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全人模式”——以微視頻為例[J].教育與職業,2018(17):18-22.
[2]喬為.核心素養的本質與培育:基于職業教育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18,39(13):20-27.
[3]陳宏艷,徐國慶.基于核心素養的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變革探析[J].職教論壇,2018(03):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