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穎
摘要:小學生學習字詞的目的是要能夠認識大量基本字詞,拼讀它們,并加以應用。中國的字詞非常豐富,分析起來也很有趣,比如象形字、形聲字等等。加之小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由于思維沒有受到限制,也很有創造思維,因而字詞教學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語文字詞特點及小學生心理特點,培養小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培養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字詞,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字詞。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詞教學;形象思維;途徑
一、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必要性
形象思維是運用形象進行思維的,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對事物表象進行的取舍而形成的、以反映事物形象特征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思維形式,它用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它具有直觀性、靈活性和想象性三大特征,是一種理性認識,對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改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枯燥乏味的現象,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就要在低段字詞的學習中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積極應用形象思維訓練法,來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二、 小學語文字詞教學中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途徑
2.1 有的放矢地識讀字詞
字詞教學的第一步是識字教學。初識生字,學生不認識的字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前讀會了,但隨著時間推移而遺忘,熟字又變成了生字。一些學困生表現更甚,怎么辦呢? 筆者在指導學生初讀時,先讓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然后點名學困生讀課文,讓盡可能多的學生來讀,并及時板書下學生讀錯的字詞。因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點名學困生讀時更能暴露問題,所以課堂上如果只請優等生來讀,那無異于“掩耳盜鈴”,要多給學困生機會,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點燃他們自信的火花。對學困生來講,讀會自己不再認識的字詞,是一種鞏固復習,也是不斷提升信心的過程。另一種情況是字詞在課文中是第一次出現,對所有學生而言都比較陌生。對這類字詞的認讀,教學中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通過指導學生看圖片、看動畫等方式激發其識字興趣,引導學生說一說,如以前學過哪些字和所學的字長得很像?進行形近字比較。這樣,既可以減少錯別字的產生,又可以很快地記住生字,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認讀如開火車讀、分組比賽讀等來鞏固識記。
2.2 形式多樣地理解字詞
字詞教學不僅僅是認讀,正確理解也相當重要,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是正確運用的先決條件。理解詞語的方式豐富多彩。在理解詞語時,對于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字詞,可以借助圖片來理解,如“麥囤”“扁擔”。有的可以借助漢字自身的魅力來幫助學生識記,如在教學“羊”這個字時,筆者讓學生這樣識記:上面的點和撇就像羊頭上的角,下面的豎就像羊尾巴,中間部分就像是羊身子,學生聽了哈哈大笑,對這種識記方法非常感興趣,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字的結構,而且記得很牢固。有的可以實物展示,如“蒲公英”“麥子”等。有的做動作演一演,生動形象,如“趴”“撫摸”。有的可以讀一讀,聲情并茂,在讀中理解。如在教學《泉城》一文,“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中的“虎嘯獅吼”“秋雨瀟瀟”時,筆者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然后全班同學都來做做“虎嘯獅吼”的動作,再讓男生讀讀書中的句子,找找“虎嘯獅吼”的感覺,接著用同樣的方法,讓女生讀讀帶有“秋雨瀟瀟”的句子,并通過朗讀讀出詞語的意思。這樣,學生對這兩個字詞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掌握也就更加牢固了。
2.3 靈活多樣地運用字詞
學生是很具有潛力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哪怕學生僅能說出文中含有這個詞的句子也是好的,最起碼能說明他們讀書時專心了,有一定語感了,我們教了那么多的課文,學生真正能夠運用的有多少?學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用語文。同樣,字詞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運用。所以,字詞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能正確認讀、正確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學以致用,正確運用是正確理解詞語程度的體現。
為了讓學生能正確運用詞語,我們在引導學生理解詞義的同時,還要講清用法,使解詞與造句指導緊密結合。學生確切地掌握詞語,是提高其運用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但詞語與字、句、篇章是分不開的,加強詞語教學,并不等于削弱其他方面。在教學中,字、詞、句、篇章的講解是密切結合的。當然,講解詞語應和字、句、篇章有分有合。總之,使學生既能把詞從文章中拿出來理解,又能放進文章中運用,這才真正達到了詞語教學的目的。如在教學“開朗”一詞時,在講清楚它是表達性格的詞義后,要放到具體的語句當中說明它是用于正面的,表示積極、向上。筆者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來訓練學生的字詞運用能力:①書面語言的運用:讓學生每天積累幾個好詞好句進行熟記,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心中的詞會越來越多,再用積累的詞語練習說話、寫話,內容可以采用學生身邊的事、小話題,不要求多,但一定要表達得準確、恰當。并由最初的寫好一兩句話到幾句話,再到一段話,最后到一篇文章。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會大大增強,學生的詞匯量也會越來越豐富。②口頭語言的運用: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在日常表述表達中注意運用平時積累的字詞。比如,在教學《秋天》 《九寨溝》等寫景的課文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在看圖的基礎上說說“看到這個畫面,你的腦海中浮現了哪些詞語?你能用上你的詞語為這幅圖配上一句或者幾句話嗎?”學生就會在腦海中搜索與之相關的詞語,這樣以新代舊,不僅學習了新知,也使學過的詞語在語言訓練中再一次得到鞏固強化。再者,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受約束,學生才能海闊天空,侃侃而談。他們回答問題時也不像從前那樣模式化了,相反,時常能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有了成功的體驗,學生的學習會更加熱情高漲。
結語
總之,形象思維在語文字詞教學中的意義重大,教學中必須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另一方面,在注重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同時,也要注意發展抽象思維,使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楊東生.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思維訓練[J].學周刊,2015(10).
[2]朱自強著.小學語文文學教育[M].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