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琪
摘 要: 實現教育的深入改革,對促進我國的教育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全面發展是現今學校與教師的共同目標。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調節課堂氛圍,本文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 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應用
小學生心智發展尚不完全,小學語文課程雖然相對簡單,但具備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因此需要語文教師有效引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教學是促進創新教學的有效方式,可為以后的語文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部門對教學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小學基礎教育尤為關注,因此推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現今教學的必然趨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以此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為社會體系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充分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課程,這樣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理解不同的想法從而鍛煉學習思維。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式,從而進行有效的引導。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
小組合作教學理念推出之后,一些教師沒有教學理念,一味地模仿,這種方式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對學生也是不負責任的。由于沒有真正理解合作教學的意義,部分教師過于注重改革教學形式,因此小組合作模式的推行確實可以吸引學生,但不能使學生完全融入教學中。教學方式在運用中出現差錯會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對于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更可以體現自身的優勢,對于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或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使學生失去信心,不愿意學習語文課程。形式化的教學方式獲得的效果僅僅存于表面,科學理念的融入是十分關鍵的。
(二)小組合作學習分組方式存在不足。
小學語文屬于語文的基礎階段,有效的教學方式尤為關鍵。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及能力了解得不夠透徹,如基礎成績較好的學生會因為自身不善言辭難以輔助其他同學。如果沒有考慮到這些關鍵性問題,就會對課堂教學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教師沒有突出自身的引導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有責任與義務為學生打好基礎。教師是語文課程中的引導者與管理者。小學語文是學生的啟蒙階段,教師的有效引導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言行及教育方式對學生的發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沒有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對于學生合作內容及時間沒有合理的安排,導致在語文課程中教學內容沒有層次,課程內容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難以開發學生的語文思維。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有效策略
(一)運用科學理念改善小組分組方式。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開展小組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有效學習。開展小組教學模式的首要目標是制定有效的分組方式,教師應運用科學手段合理分組,教師首先應以互補作為分組的第一原則,男女同學的思維方式不相同,更應注重分組的男女比例及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分組,使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例如在學習“夢想的力量”這一課程時,教師首先應對學生的夢想進行提問,這一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節課堂氛圍,教師提出學生所能理解的問題,使學生展開討論,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方式都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不同的學習理念與思考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提升教師的語文素養,更新教學理念。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尤為關鍵,教師作為語文課程的引導者,更應提升對于自身的要求。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是語文教師教學改革的第一步,提升語文素養更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教師在不斷提升自身語文素養的同時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教師將科學理念融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從而有效彌補原有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教師更要順應現今教學趨勢進行有效改革并突出自身的教學技巧。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學生具有一定的幫助,可以有效彌補原有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提升。
(三)制訂有效的學習方案。
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有利于幫助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此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根據課程內容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案。合理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愿意接受并且有能力接受,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將教學方案細化。針對性的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使學生愿意思考,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合理的小組教學模式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部分學生出現問題時不愿意直接向教師請求幫助,小組合作模式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例如在學習“難忘的一課”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教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時,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使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深入交流,對問題有不一樣的理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拓展語文思維。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對學生加深了解并進行有效的引導,使每位學生了解到難忘的一課所表達的重要含義。
(四)制定合理的鼓勵機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認可對于學生是十分關鍵的,因此鼓勵機制至關重要。合理的評價機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推動作用。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給予中肯的評價并給予鼓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教學中使學生以競爭關系展開學習。每個小組用客觀的態度評價其他小組,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中從而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教師不僅要鼓勵小組之間互相評價,而且要給予學生中肯的評價并鼓勵,使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時都得到收獲。例如在學習“草蟲的村落”這一課程時,教師提出問題使學生分組討論并提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不足,教師應給予一定的鼓勵。教師在展開小組教學模式時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進行有效的引導。教師對于學生的理解與鼓勵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五)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想法與意識都不太成熟。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是十分關鍵的。小學合作教學模式對于小學語文教育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教師的鼓勵與輔助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主動參與語文課程中,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充分了解語文課程的魅力,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通過探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強化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面對語文課程中更加獨立自主,愿意主動思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呂翠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117.
[2]劉彬彬.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7(35):48.
[3]張元琴.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6):56.
[4]楊芳.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236.
[5]楊曉麗.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53.
[6]曾武華.關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00226.
[7]張冬梅.探究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課外語文,2016(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