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瑜
摘 要: 小學時期學生的綜合素質影響其未來多年的學習狀態,是學生學習基礎的奠定環節。小學教學工作除了確保學生掌握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內容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感知能力及情感培養能力。核心素養作為小學生學習時期的重要元素,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學生優質教學的直接體現。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 核心素養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課標對于教學的要求不斷提升,提高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需重點考查學生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懷、個人道德修養、合作意識、自主進步發展及創新實踐等內容,簡單來說,需要從學生學習意識、語言能力、文化素養及思維邏輯等多方面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和培養,隨著英語教學目的不斷變化,教學方式不斷更新,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不斷更新,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理解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意義,以及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和培養,豐富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在知識教學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促進小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和重要性
“核心素養”最初提出于2014年,經相關教育工作者不斷探討完善后核心素養的框架自2016年正式出臺,其中包含三個大方面、六個發展角度,進一步劃分為十八個詳細的工作重點,全面覆蓋學生教育時期核心素養的培養重點及措施,為提升學生終身發展的措施及能力培養做出明確的介紹和指導,該概念指出,針對小學教育階段的核心素養主要從學科素養方面入手[1]。身處教育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遵照新課標的要求開展教學工作,首先要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具體包含學生對于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英語語言技能技巧的掌握,英語語言學習策略,學習態度及文化背景掌握等方面。另外,還要不斷豐富小學英語的教學內涵,重視小學生英語掌握的語感和語用,不斷鍛煉扎實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鍛煉學生熟練運用語言技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提升學生的學科感受,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究意識,以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傳統教學工作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教學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成績提升方面,對學生素質教育較為薄弱,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實施和深入,核心素養在小學教學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加,據相關教學研究顯示,核心素養在小學學科教學中的培養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內涵,促進學生學習基礎的奠定,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及學習質量,同時輔助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提升[2]。
二、基于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的措施
(一)基于核心素養,鞏固基礎知識學習。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性格及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接受能力較強的時期,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關注書本中的內容,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接受能力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拓展,豐富教學課程內容,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3]。比如,在學習“It will snow in Harbin.”相關知識時,教師除了指導學生掌握“It will...in ....”句式之外,還可以為學生拓展其他學習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氣候較明確的地區常見的天氣狀況,帶領學生認識更多的地區和天氣??梢詾閷W生準備以下多個地區名字,如,三亞(Sanya)、昆明(Kunming)、拉薩(Lhasa)、上海(Shanghai)等地區,另外指導學生學習下雨(rain)、下雪(snow)、下冰雹(hail)、刮風(wind)、陰天(cloudy)、晴天(sunny)等天氣表述方法,將地名和天氣寫在小卡片上,放入兩個盒子中,請學生隨機抽取一個地名和一種天氣,通過“It will...in ....”句式將地名和天氣連起來,既能鍛煉學生對于句式的掌握,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知識。
小學英語課堂知識內容拓展中除了做好本科目的知識拓展外,還需要與其他學習科目進行滲透,將英語教學工作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為學生帶來新鮮感。比如英語單詞教學可以與語文中的拼音教學相互聯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體育教學中的口令學習,不僅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還將體育活動融入英語教學中[4],在英語學習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發育,同時在輕松活潑的體育運動中指導學生學習關于體育活動的新鮮詞匯,這更加便于進行英語知識學習及記憶。
英語科目屬于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英語知識學習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將學到的知識內容熟練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提升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為以后工作和生活提升能力[5],因此,基于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小學生自身學習知識內容的轉化能力,輔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轉化為自身具備的形態意識。
(二)基于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實踐應用。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平等互動,以此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投入課程學習中,鍛煉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總結和梳理,提升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接受,同時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另外,此種新奇教學形式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學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投入課程學習中,提升課堂教學質量[6]。比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課開始之前給學生預留出3分鐘的課前交流環節,每節課可以安排一名學生進行英文演講,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積極的評價和鼓勵,該形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能促進其他學生聽力的鍛煉和培養。
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中除了鍛煉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應用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點內容。小學英語應為學生創建各類合作機會,引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感受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通過相互促進的方式不斷進行自我提升[7]。比如,在“I want a hot dog,please.”句型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3-4人的小組進行小組練習,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句型請其他同學幫自己拿其他文具等,在相互練習過程中加深對于句式的掌握,同時可以在與其他學生練習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問題,進而改進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養,拓展課外閱讀。
小學生英語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的培養除了重視課本內容之外,還要為學生拓展課外閱讀內容,課外閱讀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可帶領學生走進圖書館或者通過英語電影觀看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8]。比如教師可以在上綜合實踐課程時帶領學生觀看《冰雪奇緣》、《獅子王》等英語電影,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環境下感受英語語法的使用,另外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口語的使用習慣,通過簡單的方式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結語
小學英語教師作為教學一線工作人員,決定著小學生英語學習質量和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時刻謹記新課標中關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在現代教育觀的基礎上開展課程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基礎掌握,學習成績內容,還要將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到課堂教學工作中,在知識基礎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及道德觀念,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燕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J].校園英語,2017(31):149-150.
[2]楊美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課堂模式淺探[J].新教師,2017(5):48-49.
[3]李娜.關于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成功:中下,2017(18):00132.
[4]謝可遜.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3):93.
[5]張婉嬌.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2017(26):156.
[6]張志芳.基于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研究[J].校園英語,2017(30):142.
[7]王笑地,杜尚榮.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2):32-35.
[8]張曉東.基于核心素養引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拓展策略[J].校園英語,2017(3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