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壽坤 張勇 涂家文
摘 要:在“科教興國 科普在我”的新時代背景下,我校充分利用特有的“水土保持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平臺,策劃并實施了一次大型特色科普示范活動。從天文地理展示、氣象服務演示、物理化學生物學科趣味科普實驗、徑流小區實地展示講解、3D打印現場演示和解讀、果蔬的科學種植和食用等8個板塊,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競猜競答和互動體驗活動。青少年學生和來賓都經歷了一場生動的科普體驗,該活動也為區域其它機構做了一次良好的科普示范。
關鍵詞:水保基地 體驗 科技魅力 科普示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c)-0180-02
為了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普及科學知識,體驗科技魅力,巴蜀渝東中學將2018年6月4~10日定為“科技活動周”,我校緊緊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等內容,策劃了一系列科普活動。
6月8日下午,利用獨有的“水土保持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平臺,我校針對性地開展了主題為“走進水保基地 體驗科學魅力”的大型特色“科普游園 競答闖關”活動。我校200余名教職工,初一1400余名學生及部分家長代表,香山小學部分師生代表,奉節縣科委、水務局、氣象站的領導代表和部分技術員參加了本次活動,參與和受眾人數近2000人。
1 活動規則
“科普游園競答闖關”活動設置8個關口,在地理園至徑流小區沿線布置成8個“科普點”,或就地取材,或因勢利導,處處細準備,“點點”有精彩。初2020屆1400余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各板塊的互動體驗活動,參與者設有獎勵;同時抽取題目,討論解答,解答正確后集體獲得獎勵并順利得到簽章;若回答不正確,再由該點團隊教師進行解答。每小組至少答對一道題方可成功過關,簽章后進入下一個科普點。
2 活動組織
組委會利用活動專題會進行充分論證,通過教師大會、學生班會、以及廣播講解,認真學習相關活動的方式、要求、目的和意義,結合本校實際和本次活動主題,制定周密活動計劃,精心組織活動開展。
(1)將每個班學生分為六個活動小組并從1~6編號,推選科普活動小組長;小組長領取活動闖關簽章卡片。(2)每個班的編號小組在志愿者的引導下,走自己的行進路線,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以小組為單位參加各項活動。同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簽章和領獎,避免了雜亂擁擠,更便于合理分流。(3)一個年級22個班共132個小組,按照從1班到22班,由引導員平均引導到7個科普點,分別參加活動。然后根據引導路線,完成7個科普點的相關活動和沿線競答,每個小組完成7個簽章后在大門出口處加蓋活動總簽章并領取活動紀念品。(4)志愿者負責引導路線、維持活動紀律,保障活動沿線和科普點的清潔衛生、行為文明,保證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有序進行。
3 活動流程及活動內容
(1)玩轉地理園。參觀地理園各種設備,介紹并演示“日晷”、地動儀、星空模型、三球儀、晨昏儀等儀器;展示各種地質層的形成及等高線模型;演示三峽船閘;講解地震、臺風、洋流、龍卷風等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
(2)氣象瞭望臺。我校是全縣唯一擁有氣象站的學校,借此天時地利,將科技在氣象中的運用介紹給同學,并由氣象專家親自講解氣象設備的使用和原理,發放及宣講氣象科普資料,完成氣象科普趣味答題。
(3)穿越物理廊。展示抽水機原理,發電機原理,潛水艇原理,照相機原理,望遠鏡,杠桿實驗,能量傳遞實驗,連通器試驗等。
(4)魔幻化學城。展示分子原子模型和微觀結構、有色溶液和沉淀;參與魔棒點燈、清水變牛奶、燒不壞的手帕、超級泡泡、雞蛋潛水艇、自制碳酸飲料等各種趣味實驗。
(5)奇妙生物圈。制作葉脈書簽、趣味標本、根據水保基地根箱實地進行根系觀察、生物科技展示等。
(6)徑流展示苑。參觀徑流小區并講解使用原理和操作要領;普及水土流失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結合水保選修課知識,針對庫區及我校水土流失與治理提出意見和建議,并針對水保環保競答相關專題。
(7)探秘3D界。演示3D打印技術、無人機、點讀地球儀、數字全息模型、多媒體球幕等高新科技的使用和講解原理。
(8)“收獲了,我的科技果!參與并體驗“采摘基地鮮桃,分享科技果實”趣味勞動,組織成員有序進入果園采摘“水蜜桃”,介紹水果科學的種植方式、采摘方式、清洗方式、食用方式,講解果實營養成分和食用好處,并品嘗科學種植的勝利果實,分享綠色科技的成就。
4 活動反饋
(1)學生代表張琪:我還以為就是走一圈玩一玩,答幾個題耍耍而已,也沒怎么抱希望。沒想到還有那么多科技小實驗,那個化學實驗好神奇哦,手帕燒不壞,我想不通,怎么就燒不壞呢?清水瞬間變牛奶?還可以自制飲料……將來我一點要好好學習化學科學!還有那個地理園的星空模型演示,我終于搞懂了星空運行原來是怎么回事;尤其是3D打印,太神奇了,居然能夠打印出那么多好玩的東西,那個老師說,如果你把腦袋伸進去掃描一下,可以打一個跟你一模一樣的“腦袋”來……哈哈,我都不敢相信呢!感謝學校這么高大上的機器,那么多有意思的實驗,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爭取用更多的科學知識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去,我好期待我能成為小小科學家呀……
(2)家長代表:這次科普示范活動組織有序,形式新穎豐富,不是單純地解題競賽,而是通過參與特色活動來進行學習,“實踐出真知”;同時,利用水保基地這個特有的條件將接觸自然與了解科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的3D技術、無人機、全息投影等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也讓師生們大呼過癮。老師能寓教于樂地傳授科學知識,學生也能主動積極地投身到活動中,既擴大了知識面,增長了見識,也收獲了快樂。可以說這是一次具有創新精神的成功的科普示范活動。
(3)領導代表:奉節縣科委劉必安主任表示,“巴蜀渝東中學的活動真是越來越好了,你們在校園里搞科普,讓學生切身體驗和參與這樣的活動,才是最價值的科普宣傳,這可能遠比做幾個題有意義。現在是科技創新的時代,相信你們學校這樣的活動,能夠引領孩子向新時代更好更全面的發展,做一個有科技含量新時代公民。”
5 活動效果
本次活動在奉節縣科委,奉節縣水務局,奉節縣氣象站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學校高度重視,在學生處、教科處、辦公室的積極策劃和有力組織下,各組成員團隊作戰,分工協作,爭分奪秒,智慧拼搏,取得了圓滿成功,達到了超預期目的,受到了重慶市科委和重慶市水利局的肯定和嘉獎。
(1)參與者充分感受到科技的蓬勃力量,激發了對科技的濃厚興趣;(2)體驗到科技實驗的神奇,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3)增長了很多科普知識,增強了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4)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提升了學生科學綜合素養。(5)為區域其他機構和學校進行科普活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雖然取得超預期效果,各方面反響良好,但是也有值得思考的改進之處:(1)準備時間太倉促,從接到任務到實施不足10天;(2)場地布局擁擠,各個體驗實驗點應該再分散一些;(3)競答題目呈現方式有的不夠搶眼,拍攝美觀度不夠;(4)活動時間兩節課略顯短促,可以用半天或一天時間;(5)活動醞釀時間不充分,學生沒有更多的提前自我科普,競答火爆程度打折扣。
參考文獻
[1]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http://www.cstc.gov.cn/View.aspx?id=25175“重慶市科技傳播與普及專項管理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