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歡
【摘要】文章對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義進行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探討如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科學、有效的融入傳統文化,以此為今后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104-02
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和質量成為了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一項主要任務。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是新時期思想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石,也是教學工作開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將傳統文化融入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是大勢所趨,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提升學生應對多元文化價值觀沖擊的能力
現階段,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國家之間的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滲透對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西方國家的一些思想和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影響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和歪曲。部分高校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上,會對社會主流的價值觀點,對傳統的民族文化缺乏自信。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傳統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和比較鑒別外來的思想文化,穩固優良的傳統文化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完善人格
素質教育理念下,高校對于高素質人才的培育越來越重視,如何從多個方面全面、系統的培養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也成為了高校發展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事實證明,育人環境的好壞對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可以構建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進而有效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優良的思想品德,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傳統文化的融入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添傳統文化課程
傳統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滲透并不能單純從表面入手,而是要切切實實的體現在課程教學中。具體來說,一方面,高校應結合教學安排合理開設一些將優秀傳統文化視作重點內容的課程。現階段教育環境下,傳統文化還未演變成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系統中穩固的組成部分,增設傳統文化課程,加深高校學生對傳統文化內容重要性的認識,并將其成為高校學生需要累積的重要內容,通過對優秀文化的學習,高校學生可以較好地轉變自身思想和品行; 另一方面,思政教師除了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進行傳統文化滲透,還要在其他學科中進行宣傳與滲透,促進其他學科涉及內容和傳統文化內容的有效結合,進而拓展傳統文化的積極影響。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從而導致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政治思想與時代發展相脫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的首要任務就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以文化教育為主,以精神文明為輔的教育體系。與此同時,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高校應將校內網、貼吧和校園網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借助網絡的影響力,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在校園輿論的影響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容易開展。比如說,學校可以在校園網絡中增加思想政治專題模塊,師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展開互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開展思想教育,以此來不斷推進思想教育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成為了當前高校發展的一項主要任務。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是新時期思想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石,也是教學工作開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將傳統文化融入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勢在必行,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其給予高度重視。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園作為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氛圍,而且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未來的時間里,各高校應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有效的途徑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工作中,同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強化組織的力量,進而更好的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建良.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2).
[2]高海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探討[J].知識經濟,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