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文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確有一些學有余力學生。這些學生成為課程學習的佼佼者,讓學有余力去如虎添翼,不僅僅就是這些學生得以發展,就是學生整體也是可以得以發展的。
【關鍵詞】數學教學 優秀學生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15-02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總會發現一些學習佼佼者都是不斷出現,這些學生的學習總會對數學學習產生一定的不為滿足。為什么?因為他們的數學學習是“吃飽”了,總想再吃點“好”的,就是不能比較如愿地吃到。數學教學可否讓學有余力學生吃點“好”的?在平時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進行著思考和實踐。
一、“心懷師德”,促學風!
也許人們會這樣去想,高中數學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壓力也相當的大。每接手一個高中年級的數學教學,一個三年的循環,不知要死掉多少腦細胞,也不知需要耗費多少精力去教學,尤其到了高考沖刺的前大半年,就是在讓學生進行試卷的實際操練,我們就在做著試卷的批閱和評講,哪還有時間去思考對學有余力學生的能力培養?也許人們會這樣去思考,學有余力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大都不需去費多少精神的,平時的數學教學,我們只要在多抓平衡上進行思考即可,力求做到抓差管慢促平衡即可。其實,有這樣的思考是不甚奇怪的。但作為數學教師,作為處于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新發展時期的數學教師,常懷這樣的思考就比較片面,而且也多顯得相當的錯誤。作為高中數學教學,所肩負的不僅僅就是為高等學府輸送人才的責任,還應當是為高等學府甚至就是數學研究機構輸送精英人才的責任。高科技的發展,經濟建設的重任,科學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需求,離開了數學精英,則可能就會是那樣的一事無成。所以,作為我們數學教師要從偉大中國夢的高度,要從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振興發展的角度,思考培養學有余力學生能力的需求和重要。
二、“教學相長”,策教學
從相關意義上說,學有余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比較難以培養的。平時數學教學的實踐比較有意義地告訴人們,雖然從事數學教學,我們能夠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解決,但不少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學有余力學生那高超的數學解題智慧是我們所望塵莫及的。很多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平時的數學教學,自己也多進入數學問題解決的死胡同,有時就是學有余力學生的一句話,令自己感到那樣的茅塞頓開。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相長”高中數學教學相關數學問題的解決,對于學有余力學生和我們已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對學有余力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我們應當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看到自己思維的已開始不如所教的學生,但也看到自己還是可以和學生尤其是那些學有余力學生去教學相長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強自身智慧的培養當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去簡單以為自己有著數學問題解決的半桶水就淌得很,數學王國里蘊藏著許許多多數學的奧秘,是我們永遠也挖掘不盡的。挖掘數學王國的奧秘,需要我們努力通過多種途徑去增強自身的智慧,去發展自身的智慧。只有自身智慧的增強和發展,培養學有余力學生的數學能力才會得以比較充分的行為落實和效果的顯著。
三、理論與實踐,得好法
對學有余力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其實一種比較辛苦的工作。因為在數學教學中讓學有余力學生能夠出類拔萃,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有一點是需要把握的,不去學習理論知識,沒有培養的實踐,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更失去了教學樂趣。
數學教學需要學生進行數學思考,更需要學有余力學生進行具有創新意義上的數學思考。教學時多利用學有余力學生那較有質量的表達,這不僅僅就促進著一般學生的思維,也具有較為實質意義上地拉動著學有余力學生進行數學創新思考的內需。從這個意義上講,讓學有余力學生得以能力培養的經常實踐,其主陣地也還應當就在課堂,而且就應當實實在在地建立在課堂。在數學教學中,有許多學生必須主動解決的算法問題,學生對算法問題的解決,就是讓學生經歷設計算法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體驗算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發展有條理地思考與數學表達能力。在讓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必須利用思維能力較強之領頭雁的能力發揮的作用,在學生基本得出自己設計的算法步驟、程序框圖和算法程序的基礎上,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 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有條理地思考與數學表達能力。
應當說,學生所發展的有條理地思考與數學表達能力是不為均衡的,學有余力學生的發展顯得比較優化,也顯得相當的優質。在課堂雖然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是同步的,卻是某種程度上的不為同質。
參考文獻:
[1]祁智 剝開教育的責任[M].江蘇教育出版社 2013
[2]肖川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岳麓書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