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平
【摘要】數學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知識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使之成為新時期的創新人才。為此,我們作為數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主體性學習的原則,認真地進行創新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本文即從幾個方面對此加以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 主動學習 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35-02
我們在教學中深深地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問題,積極地進行自覺學習,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提高,他們的能力就會得到發展。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關系到他們的學習水平高低。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需要人們不斷地接收新的知識,更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我們教師的教學重任。這里所說的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們于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當學生有了這種能力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迸發出來,獲取知識的能量就大,他們的獨立學習精神不斷加強。那么,如何能夠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呢?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嘗試。
一、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
偉大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的偉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興趣對一個人的學習來說多么的重要。我們作為教師要積極地營造一個最佳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入熱烈而祥和的學習環境中,要搞好新課的導入,制作懸念吸引學生,在教學中要啟發學生的思維路徑,讓學生會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更能讓學生走進生活實際,緊密地和生活現象結合起來,感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相關,等等策略就會使學生出現一種“讓我學”轉化為“我要學”的質的飛躍。比如,我在執教“混合運算”一節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各種文具用品,讓學生對此進行觀察思考,屏幕上出現了各種筆記本,讓學生選擇各種不同價格的筆記本,然后問他們購買一定數量的某一種筆記本需要多少錢?購買幾種能用多少錢?某一種同另一種的能便宜多少?等等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感悟出計算兩個積(商)之和(差)的運算順序應同時先算兩個積(商)。通過生活實踐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也解決了學生善于思考的問題,對此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興趣學習氛圍
傳統的教學環境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教師以一種“師道尊嚴”籠罩著課堂,學生很難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潛能,被動地記錄著老師的講課內容,根本談不上什么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那種教學環境下走出來的學生只能是答卷工具,不會成為新時期的創新新型人才。在素質教育的形勢推動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促使我們的教學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要形成一種和諧、平等、愉悅的學習環境,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配合學生的學習而教學,要讓他們養成一種積極主動地進入自學狀態,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問題,鼓勵他們的發問,對他們的疑問的勇敢精神要表揚贊揚,即使他們答錯了也不能批評、打擊和諷刺,多說一些鼓勵的語言,引發他們積極的靈感和想象能力。在激勵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始終以學生組織者的身份出現,為學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創造、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的空間。
三、加強對學生的直觀教學
數學學科是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有一定的難度,若是孩子們的邏輯思維斷空,就會直接影響下一步的學習,長此以往,他們的學習成績自然會落下了。因此,我們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所授的知識內容。那就要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思維的知識。由此,我們教師要把直觀教學納入到我們的教學課堂,使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教學中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所以,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直觀教學。比如,我在教授《識物體》一課的時候,就選擇了一些相關的教學實物,讓孩子們親自動手摸摸具有實感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學生很容易地感悟到了這些實物的特征、不同形狀,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中很容易地掌握了不同物體間的異同。增強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也會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通過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參與能力,提高了他們的探究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作為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深入研究教學方法,鉆研教材教法,領會新課標,把握新教材,堅持素質教育下的學生主體性,讓他們能夠積極自覺地進行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使之成為新時期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