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莎莎
摘 要: 大學英語屬于極具語言類型的學科,在英語學習策略的基礎上,促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這樣能規避學生應用方面出現的問題,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高校教師應當建立以課堂為主體及網絡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通過建立網絡平臺的方式相互交流,在語言教學中應用英語學習策略,既發揮深化改革英語教學模式,又有效結合應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合格的人才。
關鍵詞: 英語學習策略 大學英語教學 實踐應用
相比原有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通常教師教學主導,詳細地為學生講解英語知識中的詞匯與語法,學生雖然具備一些基本知識,但是缺失積極學習知識的能力。所以,必須轉變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與興趣,采取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意義
新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正確地掌握學習策略,利用英語學習策略促使學生的學習質量進一步提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加強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思維,關于這方面屬于以往英語教學課堂上不具備的成分,因為高職院校學生不具備較深厚的英語基礎,學生在實際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會心浮氣躁,而且未使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形成過于依賴教師的現象。為了有效轉變此種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有效應用學習策略非常重要。
二、應用原則
(一)基于管理策略的角度,促使學生主動操作。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基于管理策略的層面開展,促使學生主動操作。在大學生時期英語學科占據眾多學科中重要的學科,其中學習策略涵蓋管理策略與語言策略兩種模式類型,該兩種模式所使用的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偏差,管理策略和學生整體學習的流程息息相關,語言策略則關乎學生學習的教材,管理策略對于語言策略而言具有一定的制約性。管理策略既關乎學生的學習過程,又關乎情感流程,實際內容包含對學習目標的加以確定、學習計劃的制訂、學習策略的合理選擇及學習策略的調整等。
首先,教師應該確保學生具有學習策略的相關意識。教師先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在課堂上合理地安排導學時間,通過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對怎樣預習教學規劃、目標、教師教課的方式加以掌握,促使學生了解如何自主學習,怎樣依據自身的具體狀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規劃。在應用該模式后,學生具有策略思想,自主負責學習,在實現相應學習目標的同時,調整制定的學習標準,為以后開展學習活動夯實基礎。
其次,對培訓策略的相關模式進行合理的選擇。使用管理策略的重點在于促使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消化。然而對于一些剛步入大學生活的學生來講,他們早已習慣中學時期的學習方法,如若不加強對其的管理,定會造成學生在具體學習中產生過于形式化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當對培訓策略進行合理的選擇,科學性地為學生開展相對完善的培訓策略模式,在學生交流的同時充分發揮鼓勵作用,鼓勵他們說出對學習的想法,必要的時候還要開展專項的研討會,指引學生回想前一段的學習狀態。
最后,要提高學生綜合方面的能力可以通過應用監控的方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管理策略的同時,教師不可忽視學生的學習策略,利用監控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如若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中出現的困難,能及時糾正與引導。另外,教師還要為學生開展元認知訓練。所謂的元認知培訓需要及時調整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在學習的不同時期,應當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學習,以此不僅能經常與學生互動,還能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自我監控能力的提高。
(二)防止學生在使用學習策略中出現問題。
學生剛開始使用學習策略的同時,定會出現一些問題,為了有效防止應用中出現各種問題,教師不能使用的教學模式是單一地為學生講解學習策略,而應當重視培訓主導情感,若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依然滯留在初級階段,則很難改變學習策略,學生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就難以發揮。通常還會出現學生努力一段時間后,雖然已經初步掌握有的學習方式與策略,但教師并未應用最佳的教學策略,難以將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開發出來,不具備正確使用知識的能力。要徹底解決以上問題,必須注重以下幾方面的細節。
首先,應當有效整合學習策略的理論與實踐,重視“人本”理念,提升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基于教學角度,如果教師不具備豐富的主導體驗,那么教師將很難領略教學的精髓,學生也很難真正進入學習情境之中。
其次,依據學生認知對教學策略進行合理的調整。每個學生都具有獨特的認知特點,個體也具有一定的差距,這樣的認知風格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原因。因為學生之間具有不同的風格,學生的思想、方式、側重點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同。各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方面具有很重的任務,導致教師很難將精力投入研究教學風格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何談因材施教?基于此,大學生新入學之后的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認知與特征,摸清教學策略與認知風格之間具有怎樣的關聯,依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夯實學生現階段的基礎。
最后,開展多樣化的反饋學習方式。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對學習策略加以應用的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具有科學性的引導方式,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對學生加以觀察,不定期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反饋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可以采取問卷調查等相關方式,還可以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交流。在反饋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既要對認知反饋加以重視,又要強化情感方面的反饋,多對學生進行啟發與鼓勵,使學生真正掌握英語學習策略含義,促使其成為英語學習真正的主人。
三、怎樣構建科學性的英語學習策略
(一)構建教學為主、網絡為輔的教學課堂。
在大學英語具體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語言知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地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極其重要的內容是教學學習策略,將其融入實際教學規劃中。系統化地為學生傳遞學習策略,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將學習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必要時還可調整教學內容,在英語課堂上科學地使用PPT課件,分階段地落實教學策略。還要依據學生出現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有意識地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學習策略。除了課堂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舉辦專業的英語講座,為學生講述寫作策略及閱讀策略等。
(二)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
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除了利用專業的講座外,也可將網絡引入教學課堂,在高校網絡平臺開辟討論學習策略的專欄,引導學生下課后利用該平臺與教師相互交流,以此實現師生和學校之間的相互切磋,更加系統化地完善教學活動。使用此種教學模式,學生能積極地在學習中應用此種學習策略,進而終身受益。
(三)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科學應用學習策略。
大學英語教學時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不能將大量精力放在為學生詳細地講解學習策略,重點是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教學策略與技能。在實施的同時,必須實現學習與教學方法相結合。將英語教學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重視加工材料的相關過程,促進學生真心熱愛學習英語。教師為學生教授語言材料的同時,還應當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提高。關于教學方法層面,應該多采用任務教學方式,適量地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使其努力自主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既要明確學習目標,又要掌握爭取的學習方法,自主地通過不同的學習資源展開探究式與互動式的學習工作。在選擇培訓模式方面,可以結合個體與整體教學活動,不管是實際教學方式、內容,都必須基于學生認知,細心地展開個體化的教學。
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采用有效的學習策略,能夠合理地解決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就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學習策略具體的原則與應該注意的事項進行詳細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習策略很重要。
參考文獻:
[1]鄧冰.英語學習策略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7):71-72.
[2]李海燕.英語學習策略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培訓,2015(1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