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嫻
摘 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把多媒體網絡技術運用于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英語教學改革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子書包”是目前研究比較前沿的一個新媒體平臺,是教育部教育體制綜合改革的一項試點項目,最終的目的是改變如今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來適應新的信息化時代。
關鍵詞:電子書包;英語教學;現狀調查
一、電子書包的概念與發(fā)展
通過對文獻的分析,筆者發(fā)現,國外的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一直在進行著關于一對一數字化學習項目的跟蹤調查和實驗研究。如:波士頓大學的 Damian Bebell 和 Rachel Kay 研究了英國伯克郡的無線學習項目,詳細闡述了在無線網絡環(huán)境下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對教學方式的變革。研究發(fā)現,雖然在為期三年的五個試點項目得出的結果不盡相同,但是該項目對教師教學、學生的成績、參與度以及研究能力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關于電子書包的研究起步較晚,大部分文章還僅僅停留在對電子書包的概念、優(yōu)勢以及推廣問題的層面,對于應用于課堂實踐教學以及教學評價方面的研究文獻較少,所以,當前國內關于電子書包與課堂教學結合的研究較為稀少。
二、電子書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現狀概覽
通過對近些年電子書包研究文獻的分析,筆者發(fā)現目前國內對電子書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應用現狀層面上,集中于探討電子書包在中國的推行使用及進展情況,如“電子書包推廣的現狀及應對策略”“電子書包將成為學習的主要工具”。對于電子書包應用在學科教學中的研究文獻較少,而且大多數是以新聞報道的形式描述在課堂中的使用,僅上海復興高級中學李可鋒的“基于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是關于電子書包教學的。由此可見,雖然國內對電子書包的研究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將電子書包與課堂教學結合的研究缺乏深度。對于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也鮮有論述。
三、基于電子書包個案研究的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調研與分析
(一)揚州市S小學英語教學中電子書包應用概況
為了促進學校信息化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2014年底揚州市S小學率先使用“嘗鮮”版的“電子書包”,電子書包采用了雙屏設計,一邊是墨水屏,一邊是電子屏。通過“電子書包”項目的試點,我校試圖探索出適合我校特色的信息化教學的新路徑。該項目確定了5個試點班級,共5個學科,合計252人使用電子書包進行學與教。
(二)問卷的設計與實施
本文采取的調查方法主要有:問卷調查的方法。在初步了解揚州市S小學現階段電子書包應用狀況的基礎上,結合該校英語教學實際,確定所要調查的被測樣本的數量,基于本文研究是揚州市S小學電子書包試點班的學生和對應班級的英語教師,分別為150人和50人。
1.調查問卷的設計
本次問卷調查所用問卷是在結合S小學電子書包試點的實際情況與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并征求專家、一線教師和學生的建議和意見的情況下進行修改和完善的。本人一共設計了兩份問卷,分別是一份教師問卷、一份學生問卷。兩份問卷分別從態(tài)度和內容兩個方面,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進行設計。問卷以客觀題為形式,多為單項選擇題和少量的不定項選擇題,以不記名的方式進行。
2.調查問卷的實施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學生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2份,回收有效率為94.7%。由于S校參與電子書包試點教學的英語教師僅3位,為了增加樣本數量,我特意邀請外校小學英語教師參與問卷調查,本研究共發(fā)放教師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在對有效問卷進行整理之后,使用電子計算器對問卷的數據進行處理。
3.調查結果及分析
依據回收的調查問卷,對調查結構進行整理與統計,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研究,重點分析了問卷中較為突出的方面。
(1)學生、教師對電子書包接受的態(tài)度調查
學生和教師作為電子書包的直接使用者,他們的感受是最能直接反應電子書包的應用效果。問卷從態(tài)度的維度反饋了師生對電子書包的使用認同感。揚州市S小學配備的電子書包,其學生使用終端為平板電腦,充電方式為固定電源并且集中充電。從兩表中數據可知,他們都比較喜歡使用電子書包進行學習或者教學,電子書包相對于其他多媒體更好用。學生在使用電子書包之后,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更愿意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去,上課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升。這為電子書包能夠走進課堂、發(fā)揮一定效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學生、教師對電子書包提供的內容調查
傳統的書包容量有限,只能攜帶固定的書籍與資料,但是電子書包集成了教材、教參等優(yōu)質的教與學的資源,它的聯網功能所提供的資源還是海量的。電子書包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提供了豐富的課內外資源庫和測評題庫,約70%的師生認為借助電子書的豐富教學互動功能更好進行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86%的英語老師認為電子書包能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提高了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這也是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標志。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的思考方式、交際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 并促進學校教育逐步走向個性化、網絡化。電子書包這個前沿的新媒體平臺,是教育部為改變現今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而進行體制綜合改革的一項試點項目。在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時代,同時對減輕學生負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現實需求,使得電子書包得到迅速的實驗推廣。構建新媒體支撐下針對中小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是目前教育教學領土中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我們教育課程改革需要繼續(xù)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領域。
參考文獻:
江豐光,鄭娟,賀平.電子書包滿意度與需求調查:基于一線教師的視角[J].開放教育研究,2013(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