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婕

摘要: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融入課堂,實現有效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也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探尋情景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十分必要。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特級教師李吉林提出的情景教學法,倡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立足教材內容展示多樣化的教學情景,以便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進而使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地在特定情景之中,進行知識的體會和感悟,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生活情景,幫助學生體驗知識
情景創設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都是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完全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再現,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生活場景,進而從時常經歷的情景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進行知識感悟。要想很好地利用生活情景進行導入,教師就需要在備課環節深入探究教學內容,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處處留心皆學問,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例如,在教學《聽聽,秋的聲音》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增強教學的效果,引發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營造生活中大家常見的秋天情景,幫助學生更透徹地感知、理解秋天的聲音。教師可以運用語言為學生營造秋天情境,向學生列舉生活中我們經歷的秋天有哪些聲音,比如雨水滴滴答答的聲音,農民伯伯豐收的笑聲,風吹麥浪沙沙作響的聲音等。通過這些聲音的描述,讓學生們對于生活中大家常見的現象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進而在學習本篇文章過程中,就可以更加直接、透徹地理解內容。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設置生活化的情境進行導入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多樣化的展示手段,為學生呈現出他們熟知的生活學習場景,以便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獲取知識。
多媒體情景,引發學生感悟知識
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多媒體已經廣泛應用于中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進一步拓寬情境教學的呈現形式,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教師營造的教學氛圍。這樣,能幫助學生在擴大儲備知識的過程中,享受到更加豐富的內容以及更加深刻的情感渲染,進而促進學生深入課堂,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例如,在學習《觀潮》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營造特定的情境,使學生們能夠較為直觀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闊。教師在備課環節,需要從互聯網上尋找適合本節課學生觀看的、短小精悍的錢塘江大潮視頻。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視頻播放,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潮水不斷變化的過程以及觀潮人群的特定反應。然后,再以此來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精彩絕倫,引發學生對于大自然奇觀的贊嘆,進而在感悟的基礎之上,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情景展示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多媒體的頻率一定要恰當。在通過幻燈片或其他形式來為學生展示內容時,不能只注重效果,還需要更多地關注內容。
情景表演,啟發學生理解知識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在選擇的過程中,經過了大量的討論和篩選,為學生呈現出一篇篇生動形象的經典佳作。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們在預習活動結束之后,對課文內容進行簡單的編排,進而開展情景劇表演活動。通過情景劇表演,可以將課本中的知識活化,啟發學生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更加透徹地思考問題和理解知識。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落花生》這篇課文的過程中,由于這篇文章中很大篇幅都是通過作者與父親之間的對話來進行內容展示的。所以教師在本篇文章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情景劇表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體會,更加透徹地理解落花生的精神品質,思考今后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本篇文章進行提前預習,請班里的同學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將文章中的對話內容演繹出來。通過情景劇表演,可以很好地實現情境教學法的教學目的,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因此,使用情景劇表演呈現教學內容,可很好地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進行預習的能力,學生在進行情景劇創作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合作能力、組織能力。
一堂精彩的小學語文課,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引發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知識的力量,在特定的情境氣氛中,進一步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增強語文綜合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長德.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4):205-206.
[2]高海林.芻議個性化語文閱讀模式的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19(22):29-30.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