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祥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體育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越加重視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為此,需要教師能夠及時關注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采用多樣化的有效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教師的多樣化教學手段,能夠有效改善學生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改善學生的綜合體質能力。
【關鍵詞】高中體育 ?多種教法 ?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214-01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需要重視對自身體質的強化和相應體育知識的學習。此時,教師需要扮演強化學生體質水平引路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體育知識,并幫助學生鍛煉身體,使之符合基本的高中生體質要求。為此,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相應體育與知識和運動技能訓練。
一、情境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活動趣味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知識的時候,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趣味性的引導。因為良好的體育運動教學內容形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生在練習相應動作的過程中,部分學生難以完成教師指導的相應基礎動作。針對目前學生出現的此類情況,需要體育教師進行綜合分析,查找自己在指導學生期間的問題,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經過體育教師的綜合分析,學生在上課期間學習興趣不足,教師指導學生的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故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本堂課的體育知識內容動作前,應當綜合考慮課程內容與實際的結合點,從而更加精準的引入游戲化環境,借此外殼對教學內容進行包裝,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游戲化教學情境,教師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產生極大興趣,進而產生內在驅動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籃球二人配合上籃”的訓練,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明對應的情境,兩人協同對對手方的籃筐發起沖擊,這時對方會有四名隊員對兩名球員展開聯防。需要兩名學生在沖擊籃筐的過程中進行擊地傳球、背傳的傳球動作。在學生進行練習的過程中,一直會有四名學生對這兩名學生進行聯防,以求達到最逼真的模擬效果。在這樣的訓練情境之下,學生能夠迅速進入狀態,積極思考最佳的傳球時機,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訓練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二、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理解知識要求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級教學手段走進高中教學的課堂。體育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潮流,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采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方法,盡可能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水平。特別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相關技巧性非常強的體育運動時,需要給予學生提前的知識引導。通過教師對所教學內容的整理和分析,為學生篩選對應的視頻資料進行剪輯和拼接,可以將學生需要了解的知識內容更好地講解出來。在準備課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提前籌劃,分析學生可能出現疑問的地方,并通過視頻進行針對性說明,這樣能夠最大程度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也能夠感受到教師為學生創編教學課件的用心,從而形成良性的學習互動。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關于足球運動中非常實用的“3+3+4陣型”,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接觸足球相關戰術配置的時間畢竟有限,為此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足球陣型的知識,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對于足球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根據需要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分析這樣的陣型需要搭配怎樣的球員風格,以及球員需要在進攻端和防守端都做出怎樣的行為。通過教師的講解,配合多媒體視頻的精彩演示,同時搭配眾多國際巨星的精彩進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關于足球陣型的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足球內容認知。
三、小組合作法,培養學生合作運動能力
通過教師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不能夠脫離實際課堂活動而單獨存在。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組成對應的學習小組,為學生布置對應的學習探究任務,學生們認真分析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并同組內的成員進行商議,最終能夠得出最佳的體育活動行動方案。同時,同組之間的學生能夠通力合作來完成對應的任務,并且及時溝通自己對于教師布置的活動又有什么看法。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水平,并且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溝通期間,可以有效增進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例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了“50米折返跑接力”的學習任務,由學生們按照小組的順序進行合作鍛煉。通過學生小組內的分析和討論,最終得到了一個有效的競賽方法:每一名運動員沖出去之后,第二名運動員在準備期間需要迅速打開關節和韌帶,增加自己的運動靈活性,在同下一名隊員進行交接的時候,需要下意識偏移身體,便于第二名學生的起步和提速。通過一系列的籌劃和分析,學生們制定出最適合自己小組的競賽方案。在學生們整體思考相應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水平,增進學生彼此的協作能力。
四、任務驅動法,改善學生探究技巧水平
教師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運動技巧的時候,需要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理解其中的知識內容。為此,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指導學生自主提升知識理解水平。教師在教學之初,需要綜合分析學生的知識理解水平基礎,選取合適的知識內容和角度,為學生創設具有啟發性質的問題,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探究意識。教師應當明白學生目前感興趣的內容是什么,針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問題設計能夠更有效提升學生認知水平。教師對于相關學習任務的設置,需要尊重學生的能力基礎。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時,就是用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理解關于“剪式跳高的動作規范”問題。教師借助教學任務進行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并分析自己實踐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整體分析后得出最佳的剪式跳高方法,進而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解,學生最終有效掌握了剪式跳高的技巧。教師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知識探究水平。
綜上所述,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時,需要綜合性考量當前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以及對應的體育教學知識,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陶輝.試談高中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J].田徑,2019(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