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基
【摘要】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物理難學”的說法比較普遍。本文從聯系生活中物理現象進行教學的意義及教學的策略兩方面作一研究。
【關鍵詞】農村中學 ?聯系生活 ? 物理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聯系生活進行物理教學的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949。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92-01
如何解決“物理難學”問題,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他提倡教育要與生活相聯系;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做中學”的教育理論,這種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教育觀,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學要與生活聯系。
一、聯系生活中物理現象進行教學的意義
1.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習總書記指出“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在信息技術普及和廣泛應用的當今時代,網購、移動支付隨著手機智能化的發展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聊微信、玩QQ、發抖音、領紅包……物理教學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能因循守舊,滯后于時代。在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和新的傳媒工具,聯系生活,反映教學規律,以提高物理教學水平,這符合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也是時代賦予我們教育工作的職責。
2.降低物理教學的難度
眾所周知,物理教學中的很多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有密切的聯系,大多數物理知識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例如,物態變化、打雷閃電、四季變換、星移斗轉,手機通訊,移動支付、網購、公交,地鐵,高鐵,航空等各種交通工具的快速發展,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在農村生活中的逐步使用等都離不開物理知識。因此,加強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理教學的難度。
3.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當前,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網絡化,無論做什么大家都喜歡在網絡上查找,甚至學生的作業(作業幫APP),吃(預約)喝(餐飲)玩(游戲)樂(影視APP);衣(網購)食(叫外賣)住(預定酒店)行(乘車碼、購票)等活動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解決,在一定意義上網絡依賴性(惰性!)已成現實!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現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聯系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教學的策略
1.結合教學內容,搜集整理生活中與物理教學有關的物理知識
生活中有許多現象與物理知識有關,例如,物態變化,噪音,影子的形成,日月食,打雷閃電,摩擦起電,電的熱、磁、化學效應、電能的運輸及應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的運用,互聯網的普及應用,安全用電,防震,防雷電等安全知識等等都與物理知識有關,教師即可在課前自己整理搜集,也可引導學生搜集與整理這些發生在身邊的物理知識,以圖片,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整理歸納所搜集到的資料,作為教學資源,既能補充物理教材的不足,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2.實地考察,挖掘當地可利用的教學資源
本研究小組已利用節假日對本區部分資源進行了考察,如,電能的輸送(我們對當地經過的幾條電力輸送電路進行了考察,仔細觀察了輸電塔的建造,輸電塔上導線的連接,并拍攝了圖片,供教學使用);沼氣的使用情況(本地區光照時間長,有機肥料充分,沼氣的開發和使用比較普遍);文縣碧口水電站;當地變電所(包括在建工程)等,并搜集整理了一手資料,已用于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教學相結合
首先,教師應該扎實備課:利用聯系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搜集到的教學資源中找到與本節課有關的資料,來設計引導這一節要講給學生的知識內容。如,講速度一課時,可在課前讓學生以步行,跑步,騎車的方式,利用手機拍攝視頻,然后再在教室大屏幕播放,并進行分析,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講電學中恒定電流的內容時,我們可以將生活中搜集到各種開關原件(溫控、聲控、定時、機械式、貼片式開關等等)給學生做一展示,并加以演示,可大大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其次,教師還應該結合物理現象,指導學生做練習。比如,家里的電燈不亮了,如何排除故障,是先換燈泡,還是先檢查電路中有沒有電,燈泡的好壞如何判斷,電路中有沒有電如何知道,這是基本的生活常識,指導學生進行實踐。
再次,教師應該根據身邊發生的物理現象,來樹立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例如,教師上電學課時可以展示用電爐子燒水的過程,從選擇放置電爐子的地點(環境無易燃易爆物品,平臺不易導電)開始,檢查電路安全性,放置盛涼水容器,再檢查安全性,最后接通電源,整個過程要合理,規范,細致,講求安全,給學生做好示范,水燒開后可以用此水沖咖啡、泡茶等并讓學生品嘗(成果展示),以此讓學生體會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以展示物理學魅力之所在。
最后,教師也可以引入社會熱點以激發學生探索能力。例如,對馬航MH370航班下落的關注,以及埃航失事原因的追蹤;在航天領域中,為什么火箭需要豎直發射?為什么宇航員必須平躺在飛船當中?學生可以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參考文獻:
[1]楚江亭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2]付宜紅,張炳意著.《普通高中課程建設與管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