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技工院校提供的是職業教育,面向的群體是初、高中畢業生,教學的目的是為社會提供技能型人才,填補了當前很多崗位的人才缺口。由于當前仍然有很多崗位缺少技能型人才,所以更多的學生會選擇進入技工院校接受教育,這推動了院校的發展,但是也為學生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在技工院校就讀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成年,所以心理發育并不成熟,逆反心理較強且自信心不足,經常會犯錯誤,所以不易管理。文章將總結學生的現狀,并簡述一些比較有效的管理措施,給予學校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技工院校;學生現狀;學生管理
前言:
因為技工院校對生源的要求很低,所以招收學生的整體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且這種想象變得越發嚴重。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選擇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大多都是沒有考上高中或大學的,所以或多或少會存在知識上或心理上的缺陷。而很多家長也抱有錯誤的認識,認為將孩子送到技工院校是為其提供了一個“鐵飯碗”,所以疏于管教。這些問題都使院校在進行學生管理時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1.技工院校學生現狀
1.1逆反心理強,心理素質差
技校的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大多并沒有豐富的閱歷,在思想方面仍然處于一個初始階段,甚至一些學生有嚴重的逆反心理,所以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是十分有必要的。很多剛剛進入學校的學生仍然具有作為年輕人的心性,在任何事情上都十分張揚,在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都打上獨特的印記,同時會對一些固有的道德、紀律產生不尊重的心態,不論是在學生的外表著裝方面,還是在各種行為上,都可以發現其凸現出來的個性。這些學生在面對他人的教導時,會顯得十分抵觸,并且很難認真聽取、悉心感受。因此,他們經常會犯各種錯誤,有時還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又因為他們大多是未成年人,犯錯的成本很低,所以很少回去主動整改。雖然大多學生都表現的十分逆反,但其實他們的心理素質普遍不高,這還是源自于該群體受到的教育有限且心理不成熟,所以面對問題時會產生,也不能勇于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因此學校在正確引導的同時,學生也應當主動去克制自己的逆反心理,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一個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的事物,避免迷失自我。
1.2文化水平有限,缺乏自控能力
技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文化水平都十分有限,這使他們很難跟上普通教育的進度,所以選擇在技校就讀。一些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文化甚至達不到初中的水平,也缺少正確的習慣,所以做任何事都會受阻。存在這種問題大多是因為他們自身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很多時候都在放任自己的行為,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與學習無關的事物上。久而久之,他們的性格會產生缺陷,對學習徹底失去興趣,并養成好吃懶做的惡習。另外,大部分學生也沒有對人生的規劃,只是以混日子的態度度過每一天,這樣不僅自身無法得到提升,逐漸地還會變的越發頹廢,最終喪失了自身的價值。如果放任這種現狀,那么在將來他們很有可能在就業上受到很大的阻礙,甚至可能淪為社會上的閑散人員。
1.3學習意識薄弱,容易被誘導
學生進入學校的目的應是學習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閱歷,提升自己的技能,也需要通過自己在學校中的努力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獲得他人的認同。但是實際上在學生群體中,大多沒有學習的意識,行為也比較散漫,缺乏了應有的進取心,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能夠把持住自己,努力學習,將在校時間當做豐富自身技能的機會。這主要是因為技校的學生大多學習基礎差,并且缺少正確的認知,所以沒有對未來以及人生有所規劃,總而言之,就是沒有動力的驅使。這些缺少學習意識的學生,往往會在吸煙、酗酒、玩樂等方面都進行嘗試,并在這個過程中十分享受,這是一種迷失自我的表現,是在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在該階段,學生在他人交往時,思想很容易被誘導,這種現象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引導學生走向正規,也可以使其誤入歧途。
2.技工學校教育管理措施
2.1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是教育管理的基礎,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證這項工作達到實際的效果,否則只能流于形式。如果不能將制度落實,那么各項工作就缺少了約束與指導,不能保證規范性的同時,也容易出現嚴重的錯誤。制度不僅僅是針對所有教職人員,還包括學生,我們可以將制度視為底線,所有人都可以觸及,否則將會受到處罰。在此基礎上,還應建立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出現問題后可以及時進行追責,避免刻意的違規行為。另外,還應改變現有刻板的管理機制,添加更多人性化的內容,不僅使其約束力更強,學生們也更加容易接受。校領導應努力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并參考當前的實際需求,合理使用學校資源,塑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2.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對學生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習慣,建立正確的觀念,所以需要確保教師的能力與素養達到要求。學校應當注重對教師素養的提升,同時加強對其教學能力、對教育的理解、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考核,確保其在能夠起到關鍵性的指導作用,使學生可以通過教學來達到自我提升的目的。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各項教學內容的學習,豐富教學方面的知識。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在閑余時間多閱讀教學方面的書籍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并且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可以得到最適合的教育。同時學校還應不斷聘用在教學方面具有較高能力的優秀教師,從而實現對隊伍的總體建設。通過這些措施可以讓教師發揮自身教育、引導、管理的作用,讓學生可以技校中得到切實的提升。
2.3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都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論是領導還是后勤人員,都應當注重自身工作的人性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尊重與關注,所以可以自覺地去完善自己的不足。學校的所有工作都應當是達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應當加強對每一個細節的控制,營造良好的環境。當前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學校對于思想教育的力度不夠,雖然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幾乎沒有起到效果,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缺少參與感,所以沒有主動性。這就需要校方能夠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開展更多有意義的教育活動,例如技能競賽、問答活動等。學校也可以邀請一些有較高成就的教育工作者來看展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結語:
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滿足職業崗位需求并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并以培養出具有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強的高級技工為最終目的。如果學生能掌握一項技能,并有較強的工作能力以及經驗,就可以在步入社會后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就業也更加簡單。因此該類院校越來越受到關注,這也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在當前形勢下,由于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并且素質參差不齊,所以管理就成為了工作的重點。在對學生的管理中,需要確保以人為本,并使用合理的措施,確保在管理的同時可以起到教導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依河.新形勢下技工院校學生現狀和教育管理[J].管理觀察,2013,(6):89-90.
[2]董波.新形勢下技工院校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職業,2017,(9):114-115
作者簡介:
王宇鑫(1987-),女,漢,本科,英語,黑龍江大學,中級,技工學校教師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