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
摘 要:后進生時刻困繞著我們農村中學的教學,本人從教14年以來深刻體會到,后進生對學習產生逆反的情緒,是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一大困惑。在教學中,如何改變后進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由厭學轉化為愛學呢?
關鍵詞:初中教育;后進生;轉化
一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后進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
(一)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納入備課計劃。
有位教育家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要學生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首先要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從心里面喜歡學習。那么,老師在平時上課時應多講些“偉人”的故事,介紹學習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社會科學領域中的作用。提高后進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挖掘他們學習的原動力。
(二)學習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抽象性的學科。
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后進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學時,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例如:在講“圓柱體的側面積計算”時,讓學生動手操作把圓柱體沿著它的母線剪開,則得到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圖實質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一邊長相當于圓柱體的高,另一邊長相當于圓柱體的底面圓的周長。由此得到圓柱體的側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圓柱的高×底面圓的周長。這樣,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便于接受。因此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三)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生動、有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的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后進生的學習情緒,后進生往往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精神不集中。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考的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四)對后進生進行第二課堂教學。
對后進生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開設學習興趣小組。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努力進取,積極向上。
二 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一)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大部分后進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遇到問題,不愿動腦筋,扔在一邊不管;作業不及時完成或抄襲,這時,教師要注意克服急躁的情緒,對待后進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環漸進的原則,諄諄勸導的方法,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不要給他們現成的答案,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的錯誤,逐步培養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二)應該用辯正的觀點教育后進生,對后進生不僅要關心愛護和耐心細致的輔導,要肯定他們進步的同時,還要和進一步嚴格要求相結合,不少后進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學習意志不強,生活懶惰,上課遲到或逃學,自習課不來,上課精神經常不集中,開小差,根本沒有認真學習、預習、復習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檢查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督促他們認真學習。
三 認真把好考試關,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嘗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在考試前應對他們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后進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可使后進生經過努力也有得到較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頭腦中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勵他們積極進取,努力向上,從而達到轉化后進生的目的。
四 用“師愛”感染后進生,滋潤學生的心田。
師愛,只講奉獻,不求索取,是高尚、純潔、無私、博大的愛。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我在教學實踐中深深認識到,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首先要誠心向學生付出自己的愛,不要歧視后進生,對他們持有放任自流的態度,使其產生自卑感,而是要用愛去喚醒他們,把握他們的心靈世界,鼓其勇氣,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師愛是無價的,是后進生健康成長的陽光,是后進生揚起前進風帆的春風,是后進生積極進取的橋梁,是后進生奮發向上的階梯。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愛去滋潤后進生的心田,讓這些遲開的花朵,也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對提高后進生的成績幫助極大,對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極大的幫助。
五 結語
總之,后進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但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那么我們的汗水定會得到回報。
參考文獻:
[1]董愛君.后進生心理健康教育[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18)
[2]張言騰.如何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J].黑河教育,2018(05):14-15.
[3]趙珂平.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