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昕 郭鑫
摘? ? 要:高職院校藝術類畢業生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學歷層次相對不高,致使其在就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弱勢。這反過來容易導致他們就業焦慮、迷茫等心理問題的產生。高職院校在開展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及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該對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培養獨立自主品格、加強就業心理輔導等幾個方面予以重點關注,以促進他們順利、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類;畢業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44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19)04-0073-03
1? ?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就業問題及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技能型勞動者總量不足、技能水平不高的問題更加突出,因而,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要辦學定位的高職院校的重要性不斷凸顯。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一貫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但是,近幾年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的就業形勢卻是越來越嚴峻,很多學生在畢業后較長時間內無法找到適合專長的工作。筆者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層面:社會層面、學校層面和學生層面。首先,社會用人單位對新進人員的學歷要求仍然過高。比如,規劃設計院面向室內裝潢設計或者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招聘,依然要求本科甚至研究生以上學歷,這種門檻的限制使得具有設計創新能力的高職藝術類畢業生失去了就業的機會。其次,學校層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方面。科技進步、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難以跟上市場對人才知識、技能變化的需求。最后,從學生自身來看,自高校擴招以來,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錄取分數越來越低,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不斷下降。而藝術類學生往往家庭條件優越,養尊處優,依賴性強[1],就業的期望值比較高,也是其就業難的重要原因。
2? ? 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的就業心理
由于上述三方面原因,導致了近年來高職藝術類學生就業面臨著較大的困難。面對令人堪憂的就業前景,一些消極、負面的心理和情緒便出現在畢業生群體中。
2.1? 消極、自暴自棄心理
藝術類學生普遍具有鮮明的個性,思維與文科和工科類學生有較大的區別,這也往往成為其就業的局限之一。再加上學歷與本科生存在差距,所學知識也難以和用人單位需求較好地匹配。因此,在就業期間容易焦慮不安,產生消極擇業的想法。迫不得已選擇了和自己專業不相符的工作,又經常因為環境不喜歡、興趣不高,而沒有工作激情,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心理。
2.2? 依賴性心理
大部分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小養尊處優,獨立性較差,對社會缺乏了解。就業時,想要父母或親朋好友為自己安排工作,甚至希望是輕松且收入高的工作。假如沒達到自己的希望值,便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寧愿在家待業“啃老”。久而久之,極易引發社會矛盾和家庭問題,給家庭乃至社會帶來困擾。[2]
2.3? 嫉妒心強
設計類公司因發展歷史、模式和層次的不同,待遇有高有低。部分專業能力較強及機遇較好的高職院校藝術類畢業生,有可能會被聘用到與專業匹配,且薪資較高的公司。而其他同學如果在比較之后覺得自己所就職的崗位或者公司條件和待遇不好,則很容易產生羨慕嫉妒的心理,導致工作不認真,甚至頻繁地更換工作。這樣對公司和其自身的發展都非常不利。
3? ? 對策及建議
3.1? 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高職院校要幫助藝術類畢業生正確認識自我,對自己有個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制定符合自身專業及能力實際的職業規劃,避免好高騖遠、心浮氣躁;鼓勵學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先獲得就業機會,在工作中努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再進一步選擇更好的發展機會。輔導員、班主任及學校就業管理部門,要建立并暢通與畢業生的溝通和聯系,通過電話、郵件、微信、QQ等通信方式,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求職狀態,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幫助學生高質量擇業、就業。[3]
3.2? 加強專業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應根據社會發展和市場用人需求的變化,適時進行課程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從而增強其就業競爭力。針對藝術類學生,關鍵是要加強專業實踐環節,這有賴于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4]
3.3? 培養獨立自主品格
學生從離開學校邁入社會的那一刻,便已真正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因此,學校和家庭都要重視學生獨立性的培養,使其能夠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向上的心態。應屆畢業生屬于內心敏感群體,他們就業問題的解決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5]
3.4? 加強就業心理指導
求職過程中,畢業生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來自社會、家庭、同學及親朋好友。藝術類畢業生作為就業群體中更為弱勢的一部分,他們的就業心理問題更值得關注。所以,學校要加強對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提供有效的咨詢服務,幫助他們克服就業心理障礙,保證學生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 朱照坤.分析藝術類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就業壓力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及對策[J].才智,2018(9):38.
[2] 張娜娜.高職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心理特點探討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7-18.
[3] 趙亦涵.關于高職院校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思考[J].群文天地,2012(12):285.
[4] 宋建軍.新時期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7(1):60-63.
[5] 王潔昕.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8,24(6):150-152.
Abstract: Art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 a relatively weak position in the employment?competition because of their specialty particularity and relatively low educational level. This in turn easily leads to their employment anxiety, confus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en vocational colleges carry out?targeted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y should focus on helping them to establish a?correct outlook on employment, cultivate their independent character, and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or employ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ir smooth and high-quality employ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ts; graduates; employment
責任編輯? ? 王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