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青 曾蕾 訾瑩瑩 劉連超
摘 要 通過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楊壩鎮2019年煙農調查報告進行分析,發現柏楊壩鎮煙農構成存在文化層次偏低、整體年齡結構偏大、勞動力匱乏3個主要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通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煙農隊伍;現狀;問題與對策;湖北省柏楊壩鎮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55
柏楊壩鎮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西北部,北與重慶市奉節、云陽兩縣交界,東與恩施市接壤,是恩施州最大的鄉鎮,轄區內資源豐富,擁有基本生態優質煙田0.13萬余公頃,屬于我國烤煙種植適宜和優質煙葉主產區域,煙區內的生態條件為當地優質煙葉的生產提供了基本保障。柏楊壩鎮具有較長的烤煙種植歷史,常年種植烤煙0.07萬公頃左右,在利川煙葉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為“清江源”特色品牌煙葉的重要組成部分[1]。2019年,該鎮煙葉種植面積436.40 hm2,計劃煙葉收購量705噸,涉及24個村,70個種煙小組,229戶煙農,戶均種植煙葉1.91 hm2。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柏楊壩鎮煙葉產業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發展,伴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的逐步推進,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煙區的環境、交通等方面均得到了極大改善,但煙農隊伍整體素質構成卻逐漸成為一項制約該鎮煙草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70后”不愿種田,“80后”不會種田,“90后”不談種田的一個社會事實,“明天誰來種煙”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1 材料與方法
2019年8月5—10日,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在柏楊壩鎮229戶煙農中隨機抽取24戶煙農,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進行歸納總結。
2 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將煙農隊伍現狀總結如下。
2.1 文化層次
本次調查的24戶煙農中,文化水平以初中文化水平為最多,有9人,占所有調查農戶的37.5%;其次是高中文化水平,有8人,占33.3%;小學文化水平層次有6人,占25%;高中以上文化層次僅有1人,占4.2%。說明煙農文化水平總體不高,96%的煙農是高中及以下文化層次,煙農文化素質普遍偏低。
2.2 種煙年限
本次調查的煙農均有較長的種煙年限,基本種煙年限都在15年以上,不足15年的僅有3戶,其中種煙年限最短的僅有1年,最長的有35年,20~30年的占有較大比例,占總調查農戶的70.8%。說明柏楊壩鎮擁有較為悠久的種煙歷史,所轄煙農均有較久的種煙年限,但新增煙農數量明顯不足。
2.3 家庭人口數量及勞動力狀況
本次調查的煙農家庭人口數量基本在4~6口,但勞動力人數大都為2個,子女繼續種煙的較少,大都從事其他行業,勞動力明顯匱乏。
3 結論與討論
3.1 煙農隊伍構成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本次煙農調查的情況可知,當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楊壩鎮煙農隊伍構成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問題。1)煙農隊伍整體文化水平不高,以高中文化程度及高中以下為主,本科以上文化層次煙農較為匱乏。2)在種煙年限方面,大都為老煙農,新生代煙農所占比例嚴重不足。3)煙農隊伍整體年齡結構偏大,80后煙農幾乎沒有,本次調查的24位煙農的平均年齡達到了46.4歲;4)勞動力方面也有較大的缺口,在本次調查的24戶煙農中,以每戶2個勞動力為主(絕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只剩下“386199”部隊留守農村),所有調查戶每年均需適當雇工,但隨著勞動力資源缺口逐漸增大,雇工費用也在逐年呈明顯上升趨勢,已逐漸成為煙葉種植投入的重要部分。
3.2 促進柏楊壩鎮煙農隊伍建設的對策
3.2.1 關愛基本煙農,培養新型煙農
1)關愛傳統基本煙農隊伍。雖然當前的煙農在年齡、體力上處于劣勢,但他們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煙草的深厚感情,對于煙農隊伍的穩定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而應該從技術指導、政策扶持等方面保護基本煙農的利益。在做好關愛基本煙農隊伍的同時,可建立煙農養老保險制度,根據煙農種植年限、種植規模、產量、稅收等審定職業煙農資格,以稅收為基數計提一定數額的養老金,納入社會養老統籌,實現職業煙農的養老保障,解決其后顧之憂。2)培養適合現代煙草產業的新型煙農。選擇有文化、懂技術、有頭腦、會經營的中青年農民培養成新型煙農,建立新型煙農培訓機制,對審核通過的新型煙農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從成本核算、人員管理、生產技術等方面全方位幫扶,培養一批新型煙農,為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奠定人員基礎。
3.2.2 切實提高煙農種煙效益
要通過減少煙農成本支出和增加種煙收入來提高煙農種煙效益。在調查中發現,煙農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是煙葉生產成本太高,其中用工成本和物資成本占生產成本的90%左右,要提高煙農種煙效益,要先從用工成本上下功夫,加強專業化服務力度,對專業化服務進行補貼,推廣使用適用機型降低勞動強度,減少用工,達到減工增效的目的。要減少成本支出,還應加大扶持力度,對專用肥、專用膜、煙用機械等要加大補貼額度,對燃料實行燃料補貼,扶持政策向煙農傾斜,保證煙農實際種煙成本漲幅不大,不因農資價格的波動影響到煙農的收益水平,增加種煙收入。煙葉收購中繼續關愛煙農,推行預檢制,在把握標準的前提下提高煙葉等級純度,切實提高煙農的種煙收益。
3.2.3 技術上不斷優化創新
制訂切實可行的煙葉生產技術方案,強化關鍵技術的落實。在煙葉種植前,根據自然環境和種植習慣,對種植區域的土壤、水源、前茬作物品種、施肥情況、土壤pH值、歷年病害發生情況等進行認真調查分析。在調查中,部分大戶因病害、自然災害損失嚴重,因此還應加大病害的預防和控制力度。在確定技術路線、制定技術標準和經濟質量指標的基礎上,結合不同的種植環境和種植基礎,分環節制訂管理技術措施,狠抓落實,并及時總結技術措施執行情況,收集反饋信息,不斷完善生產關鍵技術。
3.2.4 加強從煙人員培訓
隨著煙葉種植集中度不斷提高,要提升煙葉適度規模種植效益,要進一步加強從煙人員隊伍建設。1)要抓好新型煙農的培訓,把新型煙農培養成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特別要注重關鍵技術的培訓工作,在平衡施肥、穩氮密植、病蟲害統防統治、科學采烤、烤后煙的醇化保管、農機保養維修等方面加大培訓力度。2)要培養優秀的煙葉生產技術員,不斷提升創新水平,注重培養栽培、植保、烘烤、分級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帶頭人。
4 結語
煙葉是行業發展的基石,煙農是煙葉產業生存的根本,只有煙農的穩定才可能實現產業的穩定。要想實現煙葉生產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煙葉種植效益,穩定煙農隊伍,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機械化實施減工降本為突破口,優化結構布局,注重適度規模發展,培養新型職業煙農隊伍,探索節能增效的種植新模式。同時,也要認識到提高煙農隊伍結構任重道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一定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提升,堅決杜絕空、虛、假的形勢主義,要從根本上解決煙農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正旭.施氮量和留葉數對利川不同烤煙品種產質量的影響[D].青島: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201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