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剩余勞動人口漸漸流向城市,推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現象即是其中一種。當前小學階段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階段;留守兒童;家庭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是其中一個社會問題,由于農村剩余勞動人口的大量外出,導致家庭結構遭到破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減弱。同時,長期的分離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的冷漠,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頻發,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保障不足,留守兒童缺乏家庭教育。在農村,學校是最受家長和學生信任的教育場所,學校教師直接面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個性鮮明的個體。對于學生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學校和教師需要用足夠的愛心和智慧來解決。
一、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
學校應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按照“預防為主,預防結合”的原則,結合留守兒童的共同心理特點,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讓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進行留守兒童的心理學輔導。同時,對相關的教師要定期組織培訓活動,以適應留守兒童的教育。學校和教師也要轉變以成績評價人、重視錄取率的觀念,教育的初衷是“育人”,其次才是“成才”,在平時教育中,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鼓勵他們,寬容待人。
對于留守兒童集中的班級,學校可以指定專人幫助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留守兒童的情緒比較脆弱,一些留守兒童受學習中的失敗,人際交往中的情緒障礙,以及缺乏父愛和母愛等諸多因素影響,容易產生抑郁情緒,很難擺脫挫折感,他們的情緒往往處于悲觀、失望、沮喪等消極狀態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僅要通過耐心鼓勵和心理輔導來緩解留守兒童的緊張情緒,還要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克服孤獨,轉移注意力。
二、加快寄宿學校建設,彌補家庭親情缺失造成的心理損害
留守兒童不僅面臨著缺乏親情的問題,而且面臨著代理監護人家庭教育知識缺乏的問題,以及日常生活和安全方面的問題。而在寄宿學校中,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將集中統一的管理,并能在人身安全方面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接受當前大力推進留守兒童寄宿學校建設尤為必要,將寄宿制學校納入基礎教育規劃,改善農村中小學的寄宿環境,可以通過申請政府資助、社會慈善組織募捐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為農村中小學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和生活環境,建立一個像家庭一樣的學校,這樣他們就可以擁有一個特殊的學習、生活、鍛煉的地方,甚至周末可以在學校度過。最重要的是,留守兒童寄宿學校的建設將使他們在共同的背景下相互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集體生活和同學的感情給留守兒童帶來更多的幫助和幸福。
三、舉辦監護人學校,提高監護人的受教育程度
目前,相當比例的留守兒童是受代理監護,代理監護人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這些農村地區的監護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家庭教育觀念滯后,教育方法不合理,沒有能力引導留守兒童學習,他們與外界的交流也很有限,沒有通過書籍或報紙學習各種家庭教育方法和文化知識的習慣,其視野和思維也不能與時俱進。
一般來說,家庭習俗就是家庭文化,不同的個體受到不同的家庭文化的影響,導致個體間的差異,不同的生活軌跡會對家庭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家庭文化的傳承不僅影響著一代人的生活軌跡,良好的家庭文化更有利于個人的社會化,甚至有利于整個社會的進步。因此,在農村,學校教育的對象不應局限于留守兒童,還應開設監護人學校,營造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增強留守兒童的歸屬感,重建家庭文化,提高監護人的教育素養,形成良好的家庭作風,才能促進家庭教育的進步。設立監護人學校的主要途徑如下:
首先,對于外出打工的父母,應在農民工集中的城市設立父母培訓學校,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新舊的、落后的家庭教育觀念,加強家庭教育的學習,指導家長正確處理教育留守兒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終將家庭教育的成果付諸實踐。
其次,對于農村地區的監護人,由于人員構成相對固定,可以建立監護人培訓檔案,以班級為單位做好出勤和考核記錄,定期組織評獎活動,給予適當的獎勵,調動學員的積極性,保證學習效果。
再次,家長學校的教師選拔應遵循以下標準:品德高尚、熱愛家庭教育、責任心強、掌握科學知識,教學方法科學,了解教育規律,有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在人員構成上,可以選擇公益組織成員、黨政機關干部和中小學教師。
最后,在農村地區,還可以建設文化站作為監護學校的補充。通過農村文化站,運用網絡和廣播,普及家庭教育和進行留守兒童文化相關知識的宣傳,引導監護人和留守兒童正確理解家庭關系,創建良好的家庭環境。
建立監護人學校可以有效促進家校合作教育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學校和家庭的雙重教育效果,從整體上緩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使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更好的家庭教育。
總之,家庭教育活動是隨著人的誕生而產生的,家庭是人來到世界的第一個學校,它也是個人生活的初始環境和個人社會化的起點。在人的早期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對人的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小學階段一定要重視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
參考文獻:
[1]葉敬忠.關注留守兒童:中國中西部農村地區勞動力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影響[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周林,青永紅.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呂紹清.留守還是流動:民工潮中的兒童研究[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