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成
摘 ? ?要: 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備受社會關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小學留守兒童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對當前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強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城鄉接合部 ? ?留守兒童 ? ?中小學
城鄉接合部是有別于鄉村和城市的一種特殊模式,在這里的留守兒童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其教育具有獨有的特征。要解決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各界力量的扶持,既要發揮好政府的主要作用,又要依靠社會力量的廣泛支持,更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結合。加強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成因及具體表現分析
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由于受到城鄉接合部這一特殊發展地帶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有來自政府、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具體成因包括:
1.生活環境復雜化,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城鄉接合部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較復雜,既與繁華的都市相鄰,生活條件好,又有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生活環境比較簡陋,相對貧窮,加上較大的人群流動,還有一些社會閑散人群,這些娛樂場所管理不夠規范,這種復雜的生活環境不利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對兒童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等產生消極影響。
2.生活水平相對較低。城鄉接合部所處的區域經濟發展形勢相對較復雜,雖然建立了與城市發展相配套的基礎設施,但是整體上看在經濟資金投入等方面不夠,配套設施更新和完善速度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新要求,與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與農村樸實的社會形態相比存在不同。留守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會產生一些不好的行為,對家庭和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3.政府關注度不夠。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教育方面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將主要精力用于發展農村教育等,對于城鄉接合部這一特殊區域認為環境條件比農村相對更加優越,對城鄉接合部的管理相對較缺失,沒有完善的組織機構,沒有加強全面綜合管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口日益流動,造成城鄉接合部人員結構成分更加復雜,但在監督管理等方面相對弱化,不利于社會穩定,對留守兒童的個人成長乃至家庭幸福等都會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留守兒童大多跟隨老年群體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陪伴。
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引發一系列問題,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都不利,具體問題體現在以下方面:
(1)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留守兒童的父母需要外出打工,教育的責任落到學校的身上,父母比較忙,對孩子的教育關照較少,和學校的溝通不多,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監護人由兒童的爺爺奶奶或者親戚擔任,整體上受教育程度不高,且和孩子之間存在一些代溝、溝通障礙,對孩子的學習關注度不夠,輔導力度不夠,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及認知,不利于人生的成長和發展。
(2)人身與心理安全方面的問題。父母外出打工,對孩子的關心較少,孩子在面對一些問題或者關心的事情時缺乏父母引導,加上中小學兒童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心智不夠成熟,社會經驗少,對事物的認知不全面,容易受騙,面對突發問題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處置,導致事態進一步發展。兒童在城鄉接合部這樣的復雜環境中處于弱勢地位,會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由于家庭氛圍的缺失,長期在不完整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感恩意識不夠,內心孤獨無助,心靈空虛,甚至產生自卑等心理,嚴重時還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3)道德素養方面的問題。留守兒童的成長不僅需要健全的人格,還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中立足。由于學校教育時間有限,家庭中缺乏父母的正確引導和示范,一些留守兒童會沾染一些不良的社會習氣,不僅影響學校、家庭,還會給社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4)文明禮儀與法律素養方面的問題。一方面中小學留守兒童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依靠社會、學校和家庭正確的引導和管教,才能快樂成長健康發展。長期缺失父母教育,社會關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一些不良的文明禮儀習慣,影響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另外,留守兒童法律意識不強,對法律知識的了解不夠全面,加上這方面的灌輸較少,出現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等沒有及時制止和引導等,導致走上犯罪道路。
二、解決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
為了有效解決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提高綜合素質,更好地引導他們實現個人價值,成長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具體對策建議如下:
1.把握基本原則,夯實教育管理基礎。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出現各方面的教育問題,不僅是他們自身導致的,還是由社會等多個方面的因素長期形成的,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確保問題逐步從根源上得以解決。在解決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時要把握基本的原則。一是要全面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效融合。家庭教育是基礎,是起點,不能單純地依賴學校教育,學校要積極發揮好應有的作用,積極探索有效措施增強教育效果。家庭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與留守兒童多交流溝通,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健康的成長氛圍。二是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同時發揮社會力量。要不斷完善社會監督監護機制,各地教育部門要針對如何加強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定清晰的發展規劃,完善責任監管機制,避免出現推諉、扯皮等情況。三是要結合地區實際,既要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部署和安排完善管理機制,還要充分考慮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加強調研分析,找出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影響因素,針對如何加強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探討更具特色性的管理服務體系,總結經驗,不斷學習其他地區的經驗做法等,切實提升教育管理成效。
2.加大學校教育管理力度,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一方面應當加強對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通過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課程,舉辦一些心理疏導活動,或者相關的培訓講座等,讓家長、學生一起參與教育實踐活動,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認知,形成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要強化道德法紀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課程,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中小學留守兒童內心渴望關愛,如果不能正確引導,沒有形成遵紀守法意識,將難以實現全面發展。要加強學校道德法紀教育,不斷完善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更好地調動他們參與道德法紀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并逐漸內化于心、內化于形。
3.為廣大務工人員營造更多的返鄉工作機會,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父母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國家、政府等要不斷完善相應的就業政策,針對城鄉接合部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父母的就業問題等進行全面深入的調研,充分利用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等,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更好地引導他們留在孩子身邊,創造更多的收入,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關愛。這是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等各方面問題的重要舉措。
4.完善立法,為留守兒童創造更加豐富的文化生活。一方面政府要完善相應的立法,以明確的制度要求規定和約束各方面的行為,充分考慮教育成本相關政策帶來的不良影響等問題,為農民工子女異地上學等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完善的保障機制,降低教育負擔成本,為留守兒童待在父母身邊創造更多的機會。還要完善人口管理機制,為農民工進城工作提供更多的機會,完善保障配套機制,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另一方面要為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通過舉辦各種活動,調動他們參與團體活動的積極性,并通過成立幫扶隊等社會志愿服務群體,積極開展普法宣傳等,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溫暖,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等為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制訂多方面的交流機制,增加電話、網絡等設備配置,提高彼此之間的交流密切程度,有效彌補親子關系缺失等帶來的不良影響。
三、結語
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研究課題。為了有效提高教育成效,建議國家政府、學校、社會及家庭等都積極參與進來,為他們創造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才能更好地促進他們成長。
參考文獻:
[1]徐德平,常根寶.城鄉接合部學前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現狀及心理問題疏導[J].新課程(上),2017(07).
[2]宋霞,毛麗丹,金小紅.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探究——以湖北省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為例[J].犯罪研究,2016(08).
[3]李國強,陳杰,王旭紅,謝四元.348例9~16歲城鄉接合部青少年家庭社會資本與心理彈性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04).
[4]王靜美.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行為影響因素實證研究:親子分離與家庭教育[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5(05).
[5]孫小蒙;葛元骎.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現狀與干預策略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3(10).
[6]趙學眾,周雷,李明婷.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10).
此論文是甘肅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城鄉接合部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29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