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 要:思想政治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所必須要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思想政治教學,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最為直觀的愛國主義教育,為他們追求人生目標、實現(xiàn)人生價值提供指導。這也就意味著,政治教學不可能被閉塞于象牙塔之中,而應當將時代氣息融入其中。時政是政治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時政教學,能夠?qū)⒄n堂教學與時代精神融合起來,在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問題的理解的同時,帶領他們了解世界,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結合教學實際,對如何將時政教學融入高中政治教學這一問題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時政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時期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都在逐漸定型。在這個學生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教師要重視學生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高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是專門針對學生思想開設的科目,意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世界觀,使得學生能夠成為德才兼?zhèn)涞默F(xiàn)代國家人才,為現(xiàn)代化中國奠定更好的文化基礎,展現(xiàn)中國素質(zhì)。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育中教師要學會使用情感教育的方式感化學生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一、以時政代入課堂內(nèi)容
高中政治的內(nèi)容就如同“生活與哲學”這一課中所揭示的那樣,是從人們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并抽象出的知識,換言之,政治課內(nèi)容在本身的理解上就有著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自己加以思考并將知識具象化。而時政通常是一件或一系列具有一定精神內(nèi)涵的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政治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卻又沒有經(jīng)過抽象化,是具體的。這也就意味著,時政教學本身和正常的政治日常教學之間就存在著互補的關系。通過對于時政事件的介紹來引發(fā)學生對于課程內(nèi)容的思考,可以幫助學生消化課堂內(nèi)容,同時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我們教師在每一章節(jié)的教學開始前,可以以思考題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時政熱點,并以此引出課堂內(nèi)容的講解。
例如:在進行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相關內(nèi)容的講解時,我在課前向?qū)W生介紹了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事跡,并著重強調(diào)了她從《肘后備急方》中得到啟發(fā),最終提取出青蒿素的經(jīng)歷,然后讓同學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和我們應當對傳統(tǒng)文化所持的態(tài)度進行思考。以這種方式,在提高他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信心,樹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時,也讓他們對于當代人應當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進行思考。在同學們回答問題后,我開始了這一課的教學,由于之前已經(jīng)舉了一個鮮明的例子,同學們對于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應持的態(tài)度這一知識點很快便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
二、在情感教育的實踐中教育學生
當今學生在樹立思想觀時,對于書中的思想認識表示贊同,但是真正運用到社會中,學生又會產(chǎn)生一定的抗拒感,這種感覺就是學生做出事情前的猶豫感,這種感覺使得學生不會在第一時間對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參與進社會實踐,在為社會公共服務中感悟生活的不易,體諒父母的艱辛。
例如,在一個星期天帶領學生來到敬老院,幫助老人們打掃衛(wèi)生,捶背,做一些基礎的事情。學生在與老人的交談中感受到時代的變遷,感受到那個時代生活的不易。在這樣的事件中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助人為樂的感覺,將敬老愛老的觀念從小就培養(yǎng)起來。在學習另一個單元時我教學生要保護環(huán)境,要尊重社會規(guī)則。找機會帶領學生在一條道路上撿拾垃圾,在一下午中,學生不僅僅增加了同學間的友誼,同時這樣的活動避免了學生星期天單純在家玩樂。我們將拾取來的廢品送到了廢品回收地,賣了一些錢再加上我出的一些錢給學生一人買了一個冰棒,在學生一下午的勞累當中,學生吃著冰棒感到欣慰,同時我讓學生想一想他們此時的父母現(xiàn)在或許在工地上頂著太陽干活,讓學生珍惜理解父母,節(jié)省父母的開支,理解父母的不易,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概念。將情感教育運用到實踐中是對思想培育的最好方法。
三、重視時政題的講解
時政題是高考中政治命題的重要形式,然而,學生對于材料的理解往往與命題人所希望學生觀察到的方向有一定偏差,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對題目進行深入解讀,將學生引向正確的思考方向。一個時政材料,根據(jù)切入點的不同往往可以對應多個知識點,我們教師所能做的就是告訴學生通常每個知識點所對應的關鍵詞。以此來增強學生對于題干信息的提取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擁有大量時間對于時政材料進行研究,在進行時政題講解時,我們不應當僅僅局限于當前在講的題型,更應當適當發(fā)散,對材料內(nèi)容進行深入解讀,告訴學生不同切入點所對應的不同知
識點。
每次考試后,很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明明復習得很完善,但是主觀題得分卻偏低的情況,這就是由于他們對于時政材料的理解出現(xiàn)了一定偏差。在進行講解時,我往往會讓那些知識點寫得很詳盡,但是得分偏低的同學講解他們的思考方向,并同正確答案的思考方向進行對比,在多次對比之后,學生便能夠逐漸掌握不同考查的側重面所對應的思考方向的差異性,并逐漸能夠熟練提取關鍵點。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中,只有通過時政教學,才能夠真正讓政治學科不再局限于學生的思想當中,而是與整個時代氣息緊密相連。我們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把握好時政教學和文化課教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推動學生思維能力和政治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要合理運用影視資源給予學生思想上的熏陶;要善于實踐將書中所要求、所體現(xiàn)出來的經(jīng)歷一下,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參考文獻:
[1]江桂平.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課[J].高中生學習,2018(6).
[2]任繼芳.高中政治時政教學方式淺論[J].儷人(教師版),2016(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