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明
摘 要: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學好小學語文非常重要,能夠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而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學好小學語文,必須要重視作文的教學,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激發興趣;策略研究
學生怕作文,這是語文教師常遇到的一個現象,不少學生視寫作為負擔,寫作文是老師“要我寫”,在缺乏寫作內容,沒有寫作興趣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去生拉硬套,胡編亂造,半張作文紙都寫不滿,還錯字連篇,怎能寫出順理成章的文章。以這樣的心態來對待寫作,往往打不開思路,難以開篇,提高寫作水平更是無從談起,學生只有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才能提高寫作水平。這就要激發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而興趣的培養要貫穿于作文教學的各個環節。現就作文教學的認識及做法淺談如下,大家交流,提高作文教學。
一、巧妙引入,激發興趣
現在的小學生普遍怕寫作文,一說要寫作文就煩,針對這一特點,教師應該巧妙的引導,打消他們“怕厭”的心理。最好是先別出現“作文“二字”,先讓同學小組內談談與寫作有關的話題,這個話題老師要精心準備,不能漫無目的亂談,要緊貼作文的內容,巧妙的引入,當學生感興趣后,再提出作文的要求。如寫景的作文,先回憶去過的地方,讓學生說出當時感興趣,好玩的地方,可能的話還可以再觀察一次,這時老師還可以適當的給予描述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寫活動內容的,也讓學生回憶活動的經過,特別是他們感興趣的環節,寫人的,讓學生回憶熟悉或最喜歡的人,總之等學生有了興趣想把心理話說出來,再把作文要求提出來。
二、因勢利導,對癥下藥,激發興趣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作文在表達上語無倫次,前言不搭后語。這與口語訓練不利有關,如果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太差,作文是寫不好的,于是,我在了解到這種情況后,隨時訓練,反復指導,教學效果十分明顯。因為一個人的口頭表達不只是表達本身的問題,而同思維能力、認識水平、感情氣質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進行訓練,對語無倫次的學生在他們把話說完之后,我幫他們把內容理成條理,分清主次讓他重說;對性格內向不愿開口的學生,我讓他朗讀課文,或單人讀或幾個人一起讀,或分角色讀,使之增加在人前說話的膽量;說話漫不經心的學生,可引導回答綜合類型的題目,讓他們句句清楚,字字響亮,言之有序,說完之后,提筆記錄下來就是作文。通過反復訓練,大部分學生進步很快。在課外活動時間里,讓學生做自己喜歡的活動,然后啟發誘導,使之在濃厚的興趣中,逐漸提高寫作能力。
在解決了寫作思路,審題立意,組材問題之后,引導學生辨析詞性,正確運用標點符號,手寫口述,把學生認為“作難”的作文,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順利完成了。通過激趣作文,我深刻認識到:①設疑激趣,樂在其中。讓學生為解決某一問題而寫作,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敢于探險之情,使他們在探求知識的活動中堅持不懈,樂在其中。②競爭激趣。在作文教學中,故意提供足夠機會鼓勵競爭,讓學生各抒己見,滿足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需求,寫好作文。③成功激趣,給每個學生,特別是作文水平處于中下等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在他們的作文中,發現好的句子和詞句,應當予以表揚和鼓勵,使其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產生強化學習的欲望。
三、指導有序的表達
兒童思維隨意性大,尤其是差生,他們說的話,寫出來的內容籠統、簡單、凌亂。這就是要加強思維方法的指導,引導他們有序思維,有序表達如:寫景物,要引導學生明白方位概念,教給他們由上而下,由遠而近,由人到物,由點到面,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等等。寫事要教給學生事情先后的概念,首先一接著—然后—最后,有的有的一一還有的等。
四、引導回憶,發揮想象
由于學生思維單一性,發散思維差,他們寫的內容總是干巴巴的,表達內容不具體,不豐富。必須加強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可根據具體內容而定,如人可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及環境等方面加以引導描述;寫事情可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給予引導。
五、提供詞語,豐富內容
差生的詞匯、語言庫存有限,描敘一事物總是筆下無詞,話不達意,為此要因內容而異列舉一些詞句。如描寫勞動場面的汗流滿面、熱火朝天、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等;描景的高大雄偉、連細起伏、綠油油、白茫茫等:描寫心理活動的愉快、高興、愧疚……
六、重視矯正,注意學生表達的規范性
要讓學生用規范的普通話表述,幫助擺脫方言影響,發現方言表達的要給予提示糾正錯句、病句更應該糾正。注意以上方面的問題,反復訓練數次,一段時間后,差生的寫作能力明顯提高。
總之,通過嘗試,我深深認識到: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主要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嘗到甜頭。激發他們寫作的自覺性,積極性,使其樂在其中,寫好作文。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翠屏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