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芳
摘 要: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最基本的核心內容,在所有的教育目標中德育應占據首位。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培養德才兼備學生的重要途徑,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重知識、重技能而輕育人的現象。本文主要針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德育滲透的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德育教育
高校的德育工作是我國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對新時代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代世界風云變化莫測,社會形勢紛繁復雜,社會壓力生活壓力不斷加大,多種價值觀念沖擊,如果高校放松德育教育工作,對大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得不夠、不深、不透,學校的主流價值引導將會出現缺位,知識技能學科教育將會出現越位,這將嚴重影響德育工作整體成效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英語作為高校公共基礎課程,面向各個院、系,各個專業開展教學,在其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將能夠實現更大更令人滿意的教學效益。
一、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缺乏德育教育的現象分析
(一)實用主義教育觀是英語教學缺乏德育教育主要原因
一直以來,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學校開設英語課程和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升學,大學生還要過級和考證等,加上英語教學內容多,任務重,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實現學生應試目標而教學,壓力大,時間緊,根本沒有時間在課堂上很好地融合德育教育進行教學。而且大部分高校英語教師也沒有認識到在課堂上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師自身德育教育理論知識也欠缺,又缺乏德育教育工作經驗,這些因素都導致大學英語課堂沒有真正融入德育教育。
(二)有些學校領導重視英語專業教育而忽視德育教育
當今由于教育體制的改革和高校的擴招,各個高校都在爭奪生源,學校招生時不僅要看學生高考成績,有的專業還對英語入學成績劃了最低入門線,其實是要求更高。將來學生畢業出去找工作去就業,接收單位也要看成績,因而考試就成為教學的“指揮棒”,很多學校領導自然要按照這個“指揮棒”來指揮教學,對英語教學進行一些硬性規定,比如統一教材、統一教法、統一考試等,結果導致教師為應付“統一”而失去了“自主”,根本沒有心思用心去設計在教學中如何融入德育滲透,即使有一點,也是淺嘗輒止。
(三)英語教材存在重語言輕內容現象,德育內容融合度低
當前高校所應用的大部分教材更注重英語語言的適用,注重語言規律及其可讀性,對語言教學的思想性卻不夠重視。有些學校對語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意識比較薄弱,選用的英語教材里面有的一字不落地照搬了外國文章,其中有的文章大肆宣揚了西方國家的政治思想和理念、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文化意識,部分內容與我國現有國情不匹配,乃至相悖,這些教材德育內涵的缺失,無助我們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化意識,客觀上反而增加了德育滲透的難度。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索
(一) 設立科學合理的英語學科評價方式
學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在重視學生英語成績的同時也要重視德育教育,應該檢查教師教學中是否融入德育教育以及滲透度有多少。在對教師的業績評價時不能唯成績論,要把教學成績和德育滲透工作成績結合起來,提升英語教學評價的靈活性、思想性,提高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度。總之,高校應該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摒棄實用主義教育觀,促使英語專業教育自然地融進德育教育,幫助和加強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
(二)科學合理地選用大學英語教材
英語教材不僅僅是教師用來教給學生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是教師教學時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載體,所以必須對英語教材進行認真的選擇和應用。要充分考慮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國家、社會現實情況的德育教育需求,選擇難度符合本校專業需要,有助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又能自然融合德育教育內容的教材。有了好教材教師就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隱性或顯性的德育內容,抓住教材里充滿教育意義的文章和句子,在課堂講解中結合實際有技巧地融入德育教育。比如在講解“championship”這個單詞時,可以聯系到最近中國女排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以十一連勝成績奪冠的輝煌戰績,鼓勵學生學習她們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為國爭光的中國女排精神,弘揚女排精神,把這種精神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來。
(三)充分開展英語第二課堂滲透德育教育
正如學習所有課程一樣,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英語教學的德育教育除了課堂中滲透,也要積極開展第二課堂來加強和提升英語學習中的德育滲透度。老師要有意識地組織一些主題積極向上的英語課外活動,比如開展相關的英語辯論賽、英語口語比賽等賽事和觀看英文電影、收集英語名言警句等,這些活動寓教于樂,學生感興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也能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四)英語教師提高自身素養做好學生的榜樣
教師對學生具有天然的榜樣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無形的影響。英語教師作為新世紀的知識傳播者,思想比較活躍,有更多機會接觸國外各種思潮,所以不僅要不斷學習,提高英語專業水平,也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認識水平,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現在的學生視野開闊了,主體意識更強了,思維相當活躍,作為大學英語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積極適應這種變化,不僅僅在學識上,更要在修養上讓學生仰慕,這樣的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將更有說服力。
三、結語: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 特指出:“教學中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手段。”因此教師有必要堅持在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大學生比中小學生見多識廣,大學英語教師更應該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來教育感染學生,把英語知識的教學與德育教育融為一體。總之,學校要重視,認真設置科學的英語學科評價方式,選用合適的大學英語教材,積極開展英語第二課堂,同時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進修,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在教學中對大學生更全面地融入德育教育,必然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小紅 ?大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與現實性訴求 [J].瘋狂英語 ( 教師版) ,2013 ( 2) : 75-77.
[2]張金茜 ??中國、新加坡大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比較研究——基于對西安 S 大學和新加坡 Z 大學的調查分析 [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
[3]邵華 ???論高等院校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實施 [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 高教版 ),2008(03):67-69.
[4]錢曉 ??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研究[J].學理論,2013(11)
[5]夏雪 申東新 ?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 理論版,2016( 2) : 123.
(作者單位: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