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教師應當努力提升作文教學質量,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巧,培養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學生真正愛上寫作,提升學生的語文科學與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用
寫作對于培養學生語言組織以及情感表達能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仍舊面臨諸多困難,教學質量遲遲不見提升。因此教師應當努力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結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確定具體方案,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抒發內心情感,逐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教師要不斷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庫,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積極聯系實際生活,全方位、多層次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一、 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庫
很多學生一提到寫作就抱怨無話可說,久而久之寫作便成為一種令人畏懼的負擔,這追根究底是源于作文素材的缺失。其實很多時候學生的寫作靈感都來源于日常所見、所聞、所想,尤其是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其對于世界的好奇心在推動個人進步的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條件。小學生生活經歷有限,教師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充實作文素材庫,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細心思考的好習慣,在寫作時自然而然地聯系到具體素材,做到言之有物、侃侃而談。閱讀是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徑,然而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難以保持長久的閱讀興趣以及精力,閱讀效率低下且閱讀氛圍始終不夠濃厚。首先從閱讀材料上分析,教師大多為學生推薦作文選之類的書籍資料,很多學生看得煩了、膩了就很難再提起閱讀興趣。因此教師應當結合本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推薦豐富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選擇,全方位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其實語文教材就是非常好的閱讀材料,它不僅將詩歌、童話故事、神話傳說、名人趣聞等多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展示給學生,還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暢想與學習平臺,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科學引導學生學習教材知識,挖掘獨有的寫作素材,夯實學生的文學功底。其次,從閱讀形式來說,教師所開展的閱讀活動少之又少,并且大多數活動都缺乏新意,很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為此教師應當努力開闊自己的視野,發揮創新與實踐精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豐富有趣的閱讀活動,鼓勵每一名學生參與到閱讀過程中,在開放愉悅的氛圍中充實自己的素材庫。
二、 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自然生動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感受。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無疑是非常漫長的過程,而興趣則為學生提供了強大的前進動力,因此教師應當努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鉆研寫作技巧,不斷提升個人寫作水平。如果教師一味遵循傳統教學模式,將寫作變成繁重的任務交到學生手中,久而久之課堂將變得枯燥乏味、毫無活力,又如何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活躍作文課堂氛圍,運用一定技巧導入寫作主題,可以通過創設具體情境來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與交流,并使其進一步體會成功的喜悅。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寫作之前,首先為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遙遠的國度,那兒的動物全部生活在森林之中,沒有人類到過那里。有一天,猴子對大家說道:‘我們都在森林里生活了五百年了,難道你們就不想出去看看現在的世界究竟變成什么樣子了嗎?大白兔說道:‘我也很好奇人類的生活,要不我們幾個朋友一起外出冒險吧!猴子、白兔、松鼠一拍即合,它們決定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然而小花貓卻有些害怕,它決定留下來并等待朋友歸來。等啊等,等啊等,三個月過去了,猴子、白兔、松鼠終于回到了森林,他們興奮地向小花貓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時,教師將目光投向大家,“你們說,他們會跟小花貓說些什么呢?”話音未落,學生就興奮地討論起來,于是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中進行寫作。
三、 積極聯系實際生活
作文來源于現實生活,并展現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因此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創作,讓學生走近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善于將生活中的人物事件融入作文中,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寫關于自己父母的作文時,問學生道:“我經常聽你們的父母說要給你們報興趣班,那你們了解父母的興趣愛好嗎?”一名學生說道:“我的爸爸媽媽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上班,我從來沒見他們表現出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時教師笑著說道:“那你有沒有問過他們呢?”學生看著教師搖了搖頭,“我知道有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父母應該沒有什么興趣愛好,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你們一定要試著去了解自己的父母。今天回到家以后,同學們要對自己的父母做一個小調查,然后寫一篇介紹自己父母的作文。”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拉近學生與父母之間的距離,體現作文生活化的特點。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教師應當探索科學的教學途徑,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寫作能力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掌握情感表達的技巧,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養成日常鉆研寫作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祖國,2017,750(2):54-55.
[2]張雪蓮.淺議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70.
作者簡介:
陸彩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高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