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當前,我國處于社會和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在此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本文主要針對多元文化視閾下的大學生禮儀教育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多元文化;大學生;禮儀教育;分析
新時期下,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入,社會文化逐漸呈現多元化,但是高校德育教育依然在落后和先進、西方與東方、外來與本土、現代和傳統中糾結和徘徊。多元文化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為大學生的價值選擇和精神成長提供了肥沃土壤,但同時也為教育和社會帶來一定的挑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傳統禮儀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已經不符合學生需求,容易導致學生出現禮儀失范等問題,因此,高校需要結合社會發展形態,結合禮儀教育目標,不斷優化和創新禮儀教育,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1 多元文化與禮儀教育
1.1 多元文化概念
多元文化作為一個專業術語,在21世紀初期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其主要是指在社會中存在不同屬性的文化。多元文化的概念為:一個社會由不同語言、膚色、行為方式和信念構成的文化,其相互平等而又相互支持。當前,隨著全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逐漸頻繁,多元文化成為我國重要的社會形態。
1.2 多元文化為禮儀教育帶來的機遇
教育是文化的創造、傳承和獲取,多元文化是社會個體的需求、行為和觀念的差異性和多樣化,在多元文化中,每個社會群體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何正確把握和跨越這種差異,完成與人的有效交流,進而以優雅的氣質風度、言談舉止和儀容儀表實現交流目的,是當代大學生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禮儀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其不僅涉及禮儀公關理論,同時還包含了宗教禮儀、外國禮儀、媒體傳播、文書寫作、會務、交談以及會面等禮儀知識。因此,在多元文化中,禮儀教育是一種開放性和全面的教育,對促進學生未來發展具有巨大幫助。
2 多元文化下大學生禮儀教育創新路徑
2.1 完善教學內容、注重實訓教育
當前,更多的院校將禮儀教育作為一門選修課,以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為出發點,將學習權利交給學生,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學生未來就業所需要的禮儀知識。但是禮儀教育并不是短期工程,需要學生在日積月累中不斷豐富自我、提升自我,因此,院校要將禮儀選修課貫穿到學生整個大學生涯中,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完善,注重實訓教育。首先,高校要制定科學的課程方案,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教育目標,例如針對大一新生,其教育目標為夯實禮儀知識基礎;其次,為了提升禮儀教育的針對性,院校要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和加工,實現禮儀教育各有側重,例如針對文秘專業,禮儀教育要側重辦公、會務以及文化等禮儀,針對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育要側重歡送、餐飲、前臺以及迎賓等禮儀,針對營銷專業學生,禮儀教育要側重傳播、交談、交際等禮儀;最后,禮儀教育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院校要加大禮儀教育資金投入,構建專業的多功能實訓室或者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禮儀訓練的空間,促使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認識到禮儀的可貴和必要。
2.2 注重對話溝通、強調教學反思
受到教學習慣和教學觀念的制約和影響,高校在禮儀教學中依然沿用固化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將教學固定為幾個套路或者步驟,知識傳授以灌輸式方式為主。同時,禮儀選修課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規模較大,教師難以教學中做到全面兼顧,與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難以實現最佳課堂效果。禮儀教育屬于一種合作或者對話教育,在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和交流中催生新思想和新資源。例如在不同場合和環境下的禮儀變通以及生活禮儀等問題,只有通過學生與教師的民主、平等溝通,才能幫助學生掌握禮儀真諦。首先,教師在對話中要充分尊重不同學生在理解和個性方面的差異,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觀點,賦予學生最大程度的課堂自由,并且根據學生的意見反饋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提升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其次,教師需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禮儀需求,對于學生關注的職場禮儀進行重點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積極性。
2.3 創設禮儀環境、構建育人平臺
環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資源,其對學生禮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院校在開展禮儀教育的同時,還要注重為學生創設濃郁的禮儀環境,通過構建文明、和諧、健康的禮儀環境,規范學生的禮儀行為。首先,教師要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力爭成為禮儀表率,引領學生的效仿,在學生群體中掀起爭做文明人的熱潮;其次,院校要定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禮儀活動,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加強學生對禮儀的重視,例如禮儀小品表演、禮儀知識競賽、禮儀演講以及禮儀辯論等,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最后,院校還要積極為學生搭建禮儀育人平臺,通過校園宣傳欄、電視以及廣播等途徑,為學生介紹名人修身處世原則以及中華禮儀知識,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同時,院校還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制作校園禮儀網頁,通過微博、微信以及QQ等新媒體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定期推送有關禮儀的優美文章,激發學生對禮儀知識的興趣。
2.4 加強培訓教育、打造教師團隊
當前,多數高校對禮儀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在禮儀教育師資方面嚴重匱乏,甚至一些院校以輔導員和班主任兼任禮儀教育工作,導致禮儀教育缺乏專業性和穩定性。同時,兼職禮儀教師不僅缺少禮儀理論支撐,同時還不具備操作能力和禮儀基礎素質,難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示范。針對這一問題,院校需要積極轉變育人觀念,認識到禮儀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加強禮儀教師團隊建設,構建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專業化的禮儀育人隊伍。首先,院校要積極從社會中聘請和吸納具有扎實禮儀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或者從服務行業中邀請專業人才作為學校兼職教師,提升禮儀教育的專業性;其次,高校要將禮儀教師送到服務企業中進行實踐鍛煉,豐富自身的禮儀知識體系;最后,高校要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在平時的生活中加強探索,提升自身的禮儀研究和教學水平。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社會文化呈現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禮儀意識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沖擊,高校對禮儀教育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其教育水平較低,難以滿足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因此,院校需要加強思想認識,給予禮儀教育以高度重視,并且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提升禮儀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李曉蘭,張洪銘.大學生禮儀修養教育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20):10-11+18.
[2]崔素文.新時代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路徑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64-65+149.
[3]李紅艷,孫薇.中華禮文化在東亞世界的斷層與傳承——以高校大學生禮儀教育為視角[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110-116.
[4]朱桂湖.大學生禮儀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對策探討[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6):161-162.
[5]楊海,鄭偉民.立德樹人視角下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培育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03):103-108.
[6]杜火火,孫嘯虎.宿遷學院學生文明禮儀現狀及對策路徑淺析——以宿遷學院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