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然 劉洋
摘 要:思維發展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核心,思維品質是體現個體思維和智力水平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批判式思維品質的開發和培養是思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試圖從具體的英語學科教學出發,找到思維品質發展的突破口,提高英語學習中的批判式思維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批判式思維;批判式思維品質
Abstract:Thinking is the core in human development,while thinking disposition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to show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and intelligence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peoples thinking development.The research tries to study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in order to improv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相比傳統的高等教育而言,新時代的高等教育除了傳授知識和教授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以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從而形成個性化的思維和品質。大學英語課堂,既可以傳授語言知識技能以及交際技能和策略,也能使學生領略西方文化的沖擊,還能訓練思維品質,如此多功能發展的大學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中所追求的。
一、 批判式思維品質的定義及研究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源于西方,作為一種“思維技能運動”,既屬于哲學范疇,也屬于心理學和教育學范疇。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分別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對其不斷展開深入的研究。
美國學者Facione(1990;1998;2000)對批判性思維結構的研究頗具代表性。以他為代表的學者普遍認為批判性思維是由“批判性技能”和“批判性精神”兩方面所構成。批判性思維技能:是指能夠發現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繼而搜集相關信息并對其做出合理歸類;隨后再對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做出正確判斷。
批判性精神也可以稱為“批判性思維品質”或“批判性思維傾向”,主要包括探索真理精神(truthseeking),思想開放品質(openmindedness),自信心(selfconfidence),認知成熟度(maturity),系統性(systematicity),分析品質(analyticity),好奇心(inquisitiveness)。
批判性思維技能的訓練與培養,專業性過強,主要通過專業課程來實施;然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途徑滲透在學科教學中。本項研究結合大學英語教學更適合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
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仍然屬于“記憶型教學”。老師的職責主要是在課堂上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而學生也只需將教師傳授的知識熟記于心,很少需要對所學內容做出批判性地思考,并在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形成自身的認知與智慧。
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對于他們今后走向社會,更好地迎接機遇與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的學習和積累過程是漫長的,批判性思維品質也是學生必要培養的品質,即是探究的品質,也是科研的精神,把批判式思維品質的培養和大學英語教學相互融合,依托學科建設培養思維品質,既可以使學生擺脫枯燥的專門思維技能訓練,又可以結合學科學習學以致用。在語言教學中采用這種方式可以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目的語的材料中,鼓勵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材料,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 國家中長期教育和規劃綱要及課程要求
2007年我國教育部正式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強調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與交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使學生能夠在畢業走向社會后自我發展完善”(張堯學,2008)。從語言學習的角度講,如果語言學習者只是記住幾個單詞,會做幾個題,而不會英語式思維,就不會靈活自如的運用語言,又何談“英語學習和交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強調高等教育中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學思結合”“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可見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是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大學英語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培養科研精神、樹立自信心、培養好奇心、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探究品質,不僅有益于英語語言學習,同時有益于學生的整體發展和繼續發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也會反哺英語語言學習,能促進學生正確地、積極地使用英語,提高英語表達的邏輯性、嚴謹性以及條理性。
三、 批判式思維品質的構成因子
思維品質反映了人與人之間思維的個體差異,是判斷智力層次,確定一個人智力是正常、超常和低常的主要指標。為了便于了解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質,擬將彭美慈等學者的中文修訂版作為母版,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把批判性思維品質主要劃分為七個層面(轉引自彭美慈等,2004):
(一) 尋求真相(truth-seeking):具有探究真相的精神,追根求源,刨根問底,尋求真相的精神可以促進真相探究者的科學探究精神的發展,為以后的長久發展奠定基礎。
(二) 開放思想(open-mindedness):對不同意見持有包容的態度,不能固執地堅持一種看法而否定其他觀點和角度;要從多角度多維度去考慮事情的真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 自信心(self-confidence):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
(四) 認知成熟度(maturity):審慎地做出判斷,或是不急于做出判斷或修改已有的判斷,不妄下結論,綜合多方面因素謹慎判斷。
(五) 系統化能力(systematicity):通過分析、綜合,把整體的各個部分歸入一定的順序,并使各個部分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系統地處理問題。
(六) 分析能力(analyticity):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解為若干部分進行研究、認識的技能和本領,能找到問題所在,根據理由或證據分析原因,并能預計后果。借助分析能力,可以對決策對象的認識由表到里、由淺入深、由難到易、由繁到簡,從而把握決策對象的本質,為科學決策打下基礎。
(七) 求知欲(inquisitiveness):求知欲和好奇心略有不同,一般的好奇心表現為人追求認識事物的短暫的探索行為;而求知欲則是一種比較穩定的認知欲求、認知需要,表現為人堅持不懈地探求知識的活動。
求知欲強的人自覺地、積極地追求知識,熱情地探索知識,以滿足其精神上的需要。
四、 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批判式思維品質的思考
批判式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系統化工程,是教育體系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是教材編寫的方向引導;是教學人員的教改嘗試;是學生提高批判式思維品質的欲望;是全體教育體系的通力合作、上下一心、齊心協力。大學英語課程肩負著“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責任,對大學生批判式思維品質的培養和發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 教師增加自身修養,加強對批判式思維品質的學習和了解
很明顯,要想成功在大學英語課堂滲透思維的訓練,無疑是對教師的知識體系、文化素養、業務素質和學習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英語教師首先要將自己訓練成一個批判式思維者,徹底明白批判式思維品質的幾個因子。
首先,要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研究,熟悉批判式思維的理論和方法。然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改革和嘗試,分析觀摩錄像和學生的意見反饋、觀摩同行的教學、梳理考試成績、查看反思日志。
其次,可以撰寫相關論文、參與課題論證、參加學術會議與研討等。以上都可以作為深入學習批判式思維品質的途徑。
(二) 把批判式思維品質培養和日常的教學緊密聯系
任課教師應該從思想上重視批判式思維的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性,對每個課程都要精心設計,結合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手段等確保英語課堂上既能掌握英語知識、提升英語能力,又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一些批判式思維方法,學會批判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還應該適時地營造寬松的、平等的、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自由探索、獨立思考、協同合作,激勵學生勇于對權威提出質疑,樹立自信心;課后教師應該定期對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匯總,對學生的批判式思維及時了解并進行適當指導,并給予難易程度不同的思維品質培養的練習。
(三) 批判式思維品質培養過程中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學生離不開老師,老師也離不開學生。思維型課堂強調二者是雙主體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的過程和學的過程不能截然分開,二者互為主體,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從而推動教學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Facione.P.A.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CCTST-2000[M].Millbrae,CA: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2004.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3]劉波.英語二語習得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途徑[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10(6):155-157.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5]彭美慈,王國成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9):644-647.
[6]張堯學.抓住機遇,再接再厲,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J].外語界,2008(4):2-7.
作者簡介:
張虹然,劉洋,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