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我們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食糧,并且音樂還能夠很好的推動人們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要想運用教育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首先就得將課程的核心價值當作是基礎,然后設置準確并且詳細的課程標準作為導向,以此來有效的保證學生的核心素養框架能夠順利的進行構建。本文主要對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培養;核心素養;策略
一、 引言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并且還寄托了人們的各種思想感情。所以,社會各界對音樂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進而各種藝術班逐漸興起。與此同時,對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高中音樂教師則應該與時俱進,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 高中生音樂核心素養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 將音樂審美當作核心
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聽到《韶》樂的時候,他的內心就產生了“三月不知肉味”的感慨,這種感受正是孔子對藝術和政治的標準。高中學生要想在音樂方面有著更好的發展,首先就得培養自身對音樂的興趣,不斷的提升自身音樂審美水平,然后樹立正確樂觀的生活目標。審美藝術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的領悟人文概念,并且還會對他們的個人情緒產生積極的影響,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打好扎實的基礎。
(二) 加強音樂創造力的培養
音樂創造力在高中學生音樂發展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在實際的音樂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系統制作來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音樂實踐中,這樣不僅僅能夠有效的提升自身音樂素養,并且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音樂創新理念。除此之外,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的時候還會潛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文化感知、意識等能力。
(三) 將音樂本體和學科綜合有機結合
音樂本體主要就是指通過音樂自身或者是其他的表達方式將音樂作品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并且這也是音樂作品的重要構成因素。不過學生在進行音樂本體確定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重視音樂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例如每一個國家搖籃曲的風格都是有著極大的差異,而高中學生在進行搖籃曲的學習過程中,絕對不能只重視歌曲表面的歌唱方式,而是應該深入的了解音樂背后和歌詞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其在社會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除此之外,高中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的時候絕對不能僅僅簡單的學習這一門學科的知識,而是應該將其當作是學習的主體來推動各個學科共同進步和發展。
三、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 通過音樂理論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人們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最為基本的能力就是認知能力,并且認知能力還是其他能力的必備基礎和基本保障。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說,音樂不僅僅能夠協調好人類的左右腦,并且還能夠保障其相互促進發展。所以,在進行音樂課程設置的過程中,高中音樂教師必須得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針對性進行標準設計,以此來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除此之外,音樂理論素養的構建必須得圍繞在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基礎上,將其中的趣味性充分的發揮出來。例如在教導高中學生認識樂器的時候,絕對不能簡單的向他們展示樂器圖片,而是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向他們展示實物,使得高中學生能夠在辨別和欣賞樂器的過程中逐漸的加強對樂器的理解和認知。同時,高中音樂課程的設置還應該盡量的滿足對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需求,并且加大對音樂教學的整合以及研發的力度,才能有效的提升高中學生音樂認知能力。
(二) 通過音樂創作來開發學生的創造素養
音樂思維具備很強的跳躍性,因此其在人類創造和發明的過程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啟發作用。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蘊含著其原創性,這是一種從無到有的演變,同時還是激發人類創造潛能的重要階段。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的藝術家就具備著極為豐富的綜合知識和極高的藝術素養,而這些素養不僅僅引領社會發展的潮流,并且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在人類社會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不論是令人矚目的音樂作品,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旋律,都是屬于人們運用知識創作的成果。人類社會的進步與音樂息息相關。任何一種人類文明的傳承都是離不開教育這一途徑,音樂文化同樣如此。只有將其和音樂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將其當作是學生教育過程中的思維訓練課,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才能夠有效的推動學生的創造素養進一步的提升。
(三) 通過音樂鑒賞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的推進,要求高中音樂教育必須得將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當作核心,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在高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審美趣味的體現是學生審美觀念形成的重要保證和基礎,只有在不斷的音樂實踐中,積極的引導高中學生去感受和鑒賞音樂作品,才能夠不斷的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多媒體已經滲透進社會中的各個領域,而這也是為一些品味較為低下的音樂作品提供了生存的空間,這不僅僅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還阻礙到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所以加大高中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十分的有必要。而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來創建適合我國教育體系發展的音樂課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保障我國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持續的提升,同時還能為高中學生的音樂素養的形成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滿足新課改的要求,高中音樂教師必須得加強對學生音樂創造力、審美力以及鑒賞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除此之外,還應該將音樂當做是教育活動開展的載體,探索出適合我國當前國情的音樂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障高中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不斷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蔣欽華.課堂教學中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12):115-116.
[2]朱海燕.中學音樂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新課程(中),2016(12):17-17.
作者簡介:
李毅清,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