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斌
摘 要:普惠金融主要是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的低端客戶或是貧困人口提供的金融服務,它是為了讓每個人都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普惠金融的理念和金融扶貧的理念不謀而合。就普惠金融和金融扶貧二者之間的聯系進行簡單的研究和分析,就目前我國金融扶貧事業中遇到的問題展開深入探討,通過學習國外普惠金融的成功案例和經驗,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為我國的金融扶貧事業提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精準扶貧;普惠金融;金融扶貧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6-0046-02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的認可、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金融扶貧是精準脫貧的重要環節。
一、普惠金融對金融扶貧的作用
金融扶貧是指在經濟上給予那些需要資金幫助的企業或家庭,而普惠金融也是為社會所有階級和群體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在這一點上普惠金融可以促進金融扶貧事業的發展。此外,普惠金融服務還能增加各金融機構的責任意識,讓各金融機構可以自發、主動地參與到金融精準扶貧事業中來。金融扶貧主要是以扶貧為主,用現代的金融理念和金融方式來為那些有金融需求的社會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它們的主要服務對象為貧困的社會群體。但是,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相比于金融扶貧而言要廣泛得多,它是對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的金融服務,通過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來幫助他們實現脫貧的目的。
二、當前我國金融精準扶貧的現狀
1.精準扶貧的貸款存在問題。貸款難一直是我國金融精準扶貧中最顯著的問題,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相應的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時間很長、很難,二是貧困戶申請貸款的要求很高,所以很多貧困會很難申請到貸款。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為貧困戶提供貸款不僅風險非常高,而且成本也會非常大。雖然各大金融機構都有扶貧貸款的戰略,可是大部分的貧困戶都很難滿足金融機構貧困戶貸款的要求,而且大部分的貧困戶都不具備穩定的還款能力。就貧困戶而言,他們的資金需求一般都具有小、急、頻的特點,所以說不管是貸款之前還是貸款之后,風險都特別大,而這也是金融機構不敢為他們發放貸款的主要原因。而對貧困戶來說,金融扶貧一般都是把銀行的貸款投入到公司的產品生產中,一旦資金投入進去,貧困戶就無法掌握資金的走向了,但是他們卻承擔著投資失敗的風險,而這也是貧困戶也不愿意貸款的原因之一。
2.金融扶貧的產品缺乏多樣性。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所以每一個貧困戶的貧困程度是不一樣的,而他們脫貧致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他們所需要的金融扶貧服務也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單單為貧困戶提供小額信貸服務是無法幫助這一群體脫貧致富的。由于各扶貧對象自身的特殊性,金融機構必須要具備足夠的信貸調查能力,但是實際上各金融機構的信貸調查能力都不是很高,且不具備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所以,很多金融機構從安全性以及盈利性等方面來看,都不想涉獵小額信貸服務,這也是金融機構扶貧產品單一或缺乏的主要原因。故而,我國現有的金融扶貧產品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無法滿足貧困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3.精準扶貧人員缺乏脫貧信心。金融扶貧不單單是指在資金上為貧困群體提供幫助,金融扶貧的重點在于幫助貧困群體完全的脫貧致富,讓資金和產品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幫助貧困群體發展其事業,帶領貧困群體走上致富的道路。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扶貧對象都對產業扶貧沒有信心,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扶貧對象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社會地位方面在社會中都不是很高,所以他們自卑心理特別嚴重,對產業扶貧缺乏足夠的信心;其次,扶貧對象對扶貧產業的未來發展缺乏信心;最后,扶貧對象對獲得金融機構的高額貸款缺乏信心。
三、我國發展普惠金融助推金融精準扶貧的對策
1.有針對性地制定扶貧金融產品。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各個階層的貧困群體,由于社會各個階層的貧困群體所需要的金融服務需求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普惠金融應該針對各階層的貧困群體合理設計適合的信貸產品。比如格萊珉銀行設計的乞丐貸款產品、墨西哥銀行設計的婦女小組貸款產品、印度尼西亞銀行設計的個人貸款產品等等,這些貸款都是根據客戶的自身特點來設計的。合理設計信貸產品還應該考慮到從每一個貧困戶的需求出發,合理設計可以滿足其需求的信貸產品項目。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銀行金融機構,要根據貧困地區的特點來合理設計滿足其需求的貸款產品,最大程度上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例如,在中國建設銀行河南平頂山分行,照顧留守兒童的普惠金融工作促進了建行的進一步發展,平頂山市支行農業信貸按可比口徑余額為53.25億元,比年初增長5.3億元,占銀行企業貸款的51.69%,增長11.05%,比銀行貸款整體增長率高11個百分點,是行業內增速最高的。建行的宗旨是不斷提高扶貧金融的服務水平,創新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金融服務和產品的研發,助推2020年扶貧攻堅圓滿成功,這是建行金融普惠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實施普惠金融的道路上,建行與當地經濟發展產生了共鳴,實行金融普惠,使中小企業的資金完美對接。所以,各銀行的金融事業服務部或金融機構都應該努力完善各地區、各品類的金融服務政策。對于貧困地區滿足貸款條件的貧困戶可以給予擴大債權融資的幫助,積極探究金融扶貧的新方式,激勵那些創業投資的金融基金或機構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2.積極鼓勵貧困群體樹立自信心。普惠金融意在為每一個人提供平等的金融信貸服務,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社會經濟發展中來,共同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所以,每一個貧困戶都應該對自己都信心,相信自己的產業和能力。增加貧困戶的信心,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保障貸款人的合法權益。在海外,銀行里的普惠金融服務主要以借款人為主,為借款人提供了最大的權益保護,提高了借款人對金融機構的信賴和信心。另一方面,大力宣傳各銀行的信貸服務政策,讓每一個貧困戶都能深入了解。首先,各銀行的金融服務部人員必須把信貸政策完全掌握,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再通過合理的方式(比如發傳單、播放宣傳片、金融政策講座等)向有需要的貧困戶進行宣傳和講解,讓每一個有需要的貧困戶都能提高自己辨別風險的能力,合理申請銀行貸款,切實保證貧困戶的切身利益。除此之外,在向貧困戶宣傳貸款政策的時候,也應該準確把握每一個貧困戶對還款、脫貧以及自我發展的認識。增加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貧困戶的生產技能和教育,提升他們對脫貧致富的認知,增加他們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二是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努力完善創業貸款擔保、助學貸款等政策,幫助貧困群體以及貧困學生解決創業和上學的問題,幫助每一個貧困戶脫離貧困,走上致富的道路。
3.強化普惠金融扶貧的法律制約。普惠金融可以推進金融精準扶貧事業的發展,所以普惠金融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法規為依托,這樣才能約束和規范金融扶貧事業的發展。目前,很多海外的國家,比如孟加拉、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等,都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普惠金融扶貧的法律法規,不僅給予了普惠金融合法的地位,還讓那些給貧困戶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也變得合理、合法,而且這些金融機構的服務還能延伸到每一家每一戶。如今,我們國家也制定了相關的普惠金融服務政策,各銀行也都開設了普惠金融事業部門。雖然,互聯網金融扶貧事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可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普惠金融法律法規。所以,相關部門必須加強普惠金融法律法規的建設。關于金融精準扶貧系統的建設可以借鑒海外信貸經驗豐富的國家,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各大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
四、結語
普惠金融意在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務,尤其是貧困家庭、低端企業,讓他們可以獲得平等的金融信貸權利。只有每個人都擁有了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到社會經濟的發展中,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普惠金融的創建理念同金融精準扶貧的理念不謀而合,所以普惠金融可以有效促進金額精準扶貧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邱俊如.普惠金融的發展與我國農村地區精準扶貧的有效開展[J].農業經濟,2018,(7):94-96.
[2] ?李予晟.普惠金融框架下福建A國有商業銀行金融精準扶貧的方式與路徑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3] ?李彬.發展普惠金融 助推精準扶貧[N].陜西日報,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