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經變成了熱點的研究內容和話題。想要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離不開一線教師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數學核心素養作為基礎,構建課程體系。本文針對面向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程體系建構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課程體系建構
一、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核心素養成了新的教育目標和需求,并且也給我國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與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受到核心素養大環境的影響,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為了可以對核心素養教育方針進行更好的貫徹和落實,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確定了以教師為導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面向數學核心素養,構建小學數學課程體系,進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都得到有效提升。下文針對面向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程體系建構進行深入分析。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相關概述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體現在綜合利用數學的能力,從數學思考、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問題解決這幾個方面,對數學思想與本質進行反映。在新課程標準中對核心概念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運算能力、數學分析觀念、模型思想、推理能力、創新意識、應用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重點內容,上述這些核心素養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是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只有對數學核心素養進行掌握,才可以把基礎知識、技能,思維品質內化成為自身的能力與素質。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面向數學核心素養,對數學課程體系進行構建,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應用意識、創新能力。
三、?小學數學課程體系建構存在的問題
第一,課程體系過于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從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存在該問題,主要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習慣于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理論知識的灌輸上,形成了上課講題、下課做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大量的練習中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提升學習成績。但是,實際上,這和素質教育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導致學生在實際問題中出現束手無策和無能為力的問題。第二,課程體系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有待創新。教學理念可以對所有教學活動進行指導,若理念落后,那么會嚴重影響到課程體系建構的質量。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如填鴨式、灌輸式,會影響到學生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發展。長此以往,學生會過于依賴教師的答案和思路,失去了對問題自主思考和解決的能力。
四、?面向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程體系建構策略
(一) 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
教師在對課程體系進行構建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在情境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和探究,最終實現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設計進行不斷完善。通過營造數學情境,指引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探究,提升學生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可以在扎實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解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可以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設計內容,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指引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進行自主推導計算,并指引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對身邊的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進行計算,使學生可以在對問題發現和解決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二) 結合學生情況制訂目標
每個學年段的學生,其數學思維都是不同的,小學數學教師想要對課程體系進行有效構建,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進行科學制訂。簡單來講,教師需要保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連貫性,需要統籌兼顧高低年級的學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深入理解與認識數學核心素養,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并根據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個性特點,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進行制訂,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來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任務,進而使學生可以在扎實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解和代數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需要先對學生的代數思維情況進行了解。緊接著,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負數的意義進行了解,并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情境:在地圖中有8844米的珠穆朗瑪峰,還有-155米的吐魯番盆地。在這個生活化情境中,學生可以對負數的意義進行深入理解。該教學活動就是學生在了解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情況以后,進行的數學課堂設計,這不僅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并且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再如,在講解圖形相關知識點時,教師要給學生制訂教學目標,在掌握圓的概念的前提下,增強應用圓的知識優化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以該標準為基礎進行學習,該培養標準能夠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目標及前進的方向。
(三) 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對課程體系進行構建時,不僅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提升學生質疑能力,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在情境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和探究,最終實現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設計進行不斷完善。通過營造數學情境,指引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探究,提升學生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可以在扎實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核心素養。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提升學習動力,還可以加深學生理解,使學生可以學會學以致用,強化學生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解六年級下冊“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教師可以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對比例的基本概念進行講解。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國旗進行動手繪制,或者是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火車行駛路程,進而使學生可以對比例進行理解。緊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有關比例的實際問題,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解決。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扎實掌握比例基本性質,還可以使學生形成嚴謹的數學思想,強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四) 對問答課堂進行構建
學生都是由于不知道、不了解,而產生疑惑,進而進行學習,也是因為學習了解后,獲得喜悅和提升動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問題課堂,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多鼓勵學生進行提問,或者是多向學生提出問題,進而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使課堂成為學生相互討論和研究的新型課堂,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講解三年級上冊“毫米、分米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年齡特點和好奇心理,先拿出一個小禮物,可以是一個鉛筆,也可以是一個橡皮擦,進而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緊接著,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這個小禮物的長度為多少?誰猜對了就把這個禮物給哪位同學。學生在禮物的刺激下,紛紛踴躍發言,開始了競猜活動。然后,教師可以利用格尺,對小禮物的長進行測量,發現是5厘米6毫米。由于學生剛接觸厘米、毫米這些單位,會有效被吸引住。最后,教師可以對該節課要講解的知識進行引入。在該過程中,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得到了顯著提升。
(五) 幫助學生串聯數學知識
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和可塑性。因此,教師在對小學數學課程體系進行構建時,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理清,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串聯,使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在以往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僅僅依靠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雖然可以學到數學知識,但是很難把知識內化成為能力。所以,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意識,以此為目的幫助學生把數學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在師生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可以靈活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講解認識方程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對天平原理進行利用,指引學生進行觀察,使學生可以對天平不平衡和平衡的過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并指引學生通過算式表達出該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演示操作,思考有關等式,進而使學生的認知和數學意識得到良好發展,最終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面向數學核心素養,構建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還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現階段,教師在構建小學數學課程體系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深入研究構建課程體系時存在的問題,并利用合理有效的手段,把數學核心素養作為基礎,不斷完善小學數學課程體系,進而在扎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曉霞.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探究[J].明日風尚,2018(24).
[2]楊曉莉.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學周刊,2018(26):36-37.
[3]陳樹基.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16-117.
[4]魏文琴.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2.
[5]李玉發.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新課程,2018(10).
[6]呂永芳.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探究[J].好家長,2019(14).
作者簡介:溫玉霜,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