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堂
【摘要】 產品研制過程中技術狀態管理工作是提高研發質量,確保定型后產品完全滿足用戶需求的根本。本文對GJB 3206A-2010《技術狀態管理》實施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從技術狀態標識、控制、記實、審核四個模塊貫徹入手,對技術狀態管理各個環節中的實際工作進行梳理,做到理論與研發實際的緊密結合,為技術狀態管理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技術狀態管理;產品研制;實施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9.03.002
Abstrac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a fundamental way to improve R&S quality and ensure approved products can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experiences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GJB 3206A-2010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organizes the practical work of every link in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by identifying,controlling,recording and auditing the technology states,combines theory with R&D practice closel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echnology status management personnel.
Key words: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
GJB 3206A-2010《技術狀態管理》中將產品特性分為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這些特性需在技術狀態文件中規定,并在產品上落實。技術狀態管理需遵循過程受控、經濟實施、分層實施、分類管控的原則。
經過多年摸索探討,本文對GJB 3206A-2010《技術狀態管理》所規定的管理流程、管理項目、管理要求三個要素如何在產品研制過程中實施進行總結,從技術狀態標識、技術狀態控制、技術狀態記實、技術狀態審核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1 技術狀態標識
標識是進行分析確立技術狀態項、編制技術狀態項清單、建立技術狀態基線、明確基線的建立標志、維持期限以及不同研制階段的技術狀態文件清單等工作。
1.1 技術狀態項的選擇
技術狀態項需從“金字塔”形態組成的頂端逐級分析確立,按產品組成結構分解,以其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能被單獨管理的項目確定為一個技術狀態項。所確立的技術狀態項應是可以獨立研制、調試、測試、試驗、驗收、交付、維護和保障的,技術狀態項可以是一個搜救系統、一部電臺、一個控制盒,也可以是一臺燃油調節器,一臺液壓泵,一個元器件,一個軟件系統,一臺裝有嵌入式軟件的設備。
處于結構層次較高的技術狀態項(如系統、分系統、大型復雜裝備、含關鍵核心技術的獨立模塊等)應在方案階段初期確立,處于結構層次較低的技術狀態項(如支撐架、減振架、固定機構、連接電纜等)可在方案階段后期或初樣研制階段初期確立。
1.2 建立技術狀態基線
技術狀態基線包括功能基線、分配基線、產品基線。
1)功能基線在論證階段確立,總體單位對上級機關下達的任務方案和需要達到的性能指標的可行性、研制成本、研制周期等進行調查、分析論證或專題試驗,編制“立項論證報告”,通過機關組織的評審并取得批復后形成功能基線,如研制總要求、系統規范。功能基線需與產品技術指標相一致。
2)分配基線在方案階段確立,承研單位產品負責人進一步分析總體單位下發的功能基線,開展設計、原理樣機制造和必要的樣機摸底試驗。同時將功能基線要求分配給各組成部分,即以分機(整件)設計任務書形式規定出各組成部分應達到的設計要求,評審通過后形成分配基線,如研制規范。分配基線需與研制總要求協調一致。
3)產品基線在設計鑒定階段確立,經過設計性試制階段和生產性試制階段的詳細設計、工程樣機研制、試驗、地面試驗、試飛驗證及試用后形成完整的技術文件、圖紙資料、工藝資料、試驗大綱、設計定型資料等。它們在經過各級審簽、批準后形成產品基線。產品基線需與研制合同協調一致。
1.3 技術狀態項在不同研制階段的技術狀態文件
技術狀態文件包括功能技術狀態文件、分配技術狀態文件和產品技術狀態文件。技術狀態文件在產品研制過程的不同階段進行編制,在內容上逐級細化。
1)功能技術狀態文件包括總的功能特性指標、應用平臺、安裝尺寸及界面特性、驗證功能特性指標所需的試驗項目、可靠性、安全性、維修性技術指標和保障性要求、設計規范等。如研制總要求,系統規范。
2)分配技術狀態文件包括根據功能特性指標制定各分系統或設備的性能指標、確定各分系統或設備的接口型式、接口尺寸、分配可靠性指標、維修性指標、附加的設計約束條件及提出驗證各組成部分特性指標所需的試驗項目。如研制規范、分系統標準化大綱、“六性”大綱、試驗大綱,以及規定裝備通用特性要求的文件(可靠性工作計劃、維修性工作計劃)等。
3)產品技術狀態文件包括設計圖樣、產品規范、材料規范、工藝規范、試驗大綱、工藝卡片、檢驗驗收用技術條件、關重件匯總表、設計更改通知單、工藝變更通知單、合格供應商目錄、器材驗收標準、技術說明書和使用維護說明書、生產、使用、維護及綜合保障各階段的技術管理文件等。產品技術狀態文件是所有產品都需編制的文件。
1.4 標識
技術狀態項需做明確區分標識,一般由產品代號、年代號、分類號、順序號等組成。標識號應具有唯一性。
產品基線所屬的圖樣及技術資料,采用產品代號或型號進行標識。產品代號編制時,需考慮技術狀態項之間的層級關系,每個技術狀態項中,需考慮其零件、部件及整件的層級和所屬關系。
技術狀態標識時,需對組成該產品的外購件、標準件、通用件、貨架產品、毛坯、材料、自制零件、組合件直至最終形成的產品都應做出相應的標識,以確保產品標識的可追溯性。
2 技術狀態控制
技術狀態控制是對所有技術狀態項及技術狀態文件的更改實施控制管理,制定程序與方法,確保更改得到實施。
2.1 技術狀態更改原則
技術狀態更改需遵循論證充分、試驗驗證、各方認可、審批完備、落實到位的原則,更改類別的確定需經過訂貨方同意。當訂貨方和承制單位有分歧時,經雙方協商后由訂貨方決定。
2.2 技術狀態更改審批級別
1)I類技術狀態更改申請和設計定型后的Ⅱ類技術狀態更改申請,應經訂購方審批,I類技術狀態更改經承研單位與軍代表室聯合簽署意見后,上報裝備主管機關(部門)審批;
2)Ⅲ類技術狀態更改申請和設計定型前的Ⅱ類技術狀態更改申請,由承制方自行審批,并通知訂購方。
3 技術狀態記實
技術狀態記實是為技術狀態文件給出標識號,記錄并報告更改建議提出及審批情況、更改落實情況、技術狀態審核結果、偏離許可和讓步的情況,確保技術狀態項所有更改的可追溯性。記實為質量問題追溯和技術狀態查詢提供依據。
記實文件包括技術狀態文件更改、偏離許可和讓步情況報告、更改實施和檢查驗證的報告。在產品研制過程中,需不定期檢查技術狀態記錄是否準確,內容是否符合要求。
產品從研制的方案階段就產生記實文件,存在于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技術狀態的記實數據可采用紙質或電子版。歸檔數據應有紙質文件,并按檔案管理的規定和標準處理,歸檔數據應保持完整性和準確性。
4 技術狀態審核
技術狀態審核是對已經確立的技術狀態項進行的功能審核和物理審核,功能審核檢查樣機的功能及性能指標是否滿足研制任務書要求,審核的節點需在設計定型(鑒定)前根據擬正式提交設計定型(鑒定)的樣機的試驗情況進行。物理審核檢查樣機的物理特性是否滿足研制規范或產品規范要求,需要在完成功能技術狀態審核之后,或與功能技術狀態審核同時進行,根據按正式生產工藝制造的首批生產件的試驗與檢驗情況進行。
物理審核是審核有關的設計圖樣、產品規范、工藝規范、材料規范、用于技術狀態項目生產的各項試驗及軟件配置項的使用和支持文件。物理審核還需審核已發放的工程文件和質量控制記錄,以保證這些文件如實反映了按正式生產工藝制造的技術狀態項的技術狀態。
4.1 功能技術狀態審核
功能技術狀態審核是通過審查產品鑒定階段的各項鑒定試驗(包含環境試驗、地面試驗、可靠性試驗)報告,分析試驗實測數據,如最大通信距離、工作頻率、靈敏度等,以驗證產品功能特性是否符合產品規范規定。功能技術狀態審核的試驗數據從準備正式提交設計定型的樣機的技術狀態試驗中隨機采集。
功能技術狀態審核一般包括試驗程序、試驗參數、試驗結果是否符合技術狀態文件規定,試驗記錄、試驗報告是否準確真實,試驗結論是否全面反映試驗大綱要求,完全符合技術狀態更改、偏離許可、讓步接收情況,各類技術、質量問題的原因和分析處理情況是否符合技術狀態管理的要求。
功能技術狀態審核完成后,審核者需記錄功能技術狀態審核的完成情況和結果,試驗種類是否全面,試驗數據是否符合試驗大綱規定,以及是否有遺留問題,遺留問題如何解決、采取的措施等。審核情況記錄需給出審核的最終結論。
4.2 物理技術狀態審核
物理技術狀態審核是用檢驗數據來核對與產品規范的符合性,如產品組成、幾何尺寸、顏色、表面質量、形狀、配合尺寸、質量等要素,審核記錄需真實記載首件或樣機機號,樣機零件、部件、整件號是否與圖紙相符,涂層、顏色、標志、標識是否符合規范規定,合格證或履歷本/履歷書是否有效,批準的更改是否得到落實,外購器材代用是否符合質量體系規定。試驗數據和檢驗測量數據應從按照正式工藝卡片制造的首批生產件的試驗與檢驗中取得。
5 結語
通過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分析技術狀態管理的四大管理內容和要求,希望能夠為技術狀態管理人員提供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指導技術狀態管理人員從根本著手,更好地開展技術狀態管理工作,不斷優化技術狀態管理活動的流程,實現標識智能化、控制網絡化、記實自動化、審核程序化。
【參考文獻】
[1] 技術狀態管理:GJB 3206A-2010[S].
[2] 周宇云,楊東日.技術狀態管理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18(4):486-490.
[3] 陳京生,周博,何華,等.技術狀態管理計劃編制研究[J].兵器裝備工程學報,2018(5):143-146.
[4] 趙濤.試談技術狀態管理的若干問題[J].航天標準化,2015(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