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進步,在高中階段教師不僅僅注重學生自身基礎知識的培養和夯實,更是應當從學生未來成長的角度出發,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和提升。本文從深度學習的內涵和角度出發,對于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開展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做出了一些探索實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深度學習
核心素養這一教育理念已經逐漸地成為教育行業中的“熱門詞匯”,其核心不僅僅在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更是在于對學生思維觀念的轉變,在現代化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學形式進入了高中課堂上,但是對于高中數學學科來講,深度學習就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但是深度學習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概念,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深度學習這一概念深入地和數學學科進行融合,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從更高、更廣闊的視角進行深度學習,更能夠以核心素養為基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數學深度學習的內涵
(一)?數學思維深度,接觸數學本質
高中數學學科由于自身的特點所導致其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等特點,這與學生學習的其他學科是不相同的,學生以往學習的具象思維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基于核心素養構建深度的數學學習思維,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數學思想的形成,更是可以加深學生的數學認知。數學認知的過程主要是通過學生對于數學概念、數學理論的初步認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承擔的是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象化,讓學生能夠在已有的數學經驗和認知的基礎上進一步地進行相關理論的掌握。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教師應當積極地將數學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逐步的透過數學問題進行探究,促進學生接觸理解數學的本質。
(二)?數學知識深度,內化知識結構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教師應當摒棄傳統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主動性的壓迫,建立一個開放性的教學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逐漸的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結合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引導學生的思維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數學觀念的抽象概括能力,更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對象的認知,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知識內化是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體系將外來的數學知識轉化為自身知識一部分的過程,而外來知識主要來源于數學教材和教師的教學內容,在這一基礎上,學生能夠將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結合和聯系,在掌握新知識的應用范圍的過程中逐漸地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學生在進行知識轉化的過程就是學生深度學習的過程,新舊知識之間產生聯系會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知識構架更加熟悉,并且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還能夠讓數學知識逐漸地在學生思維中從具象轉回抽象。
(三)?數學能力深度,構建知識體系
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步地理解相應抽象數學概念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說,不論是什么類型的教育其最終的目的就是促進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高中數學教育也是如此。高中學生正處于自身數學知識體系基礎構建的時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忽略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提升,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創新,更是可以通過數學學習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有效地幫助學生不斷地應用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就是學生將已經理解的抽象知識逐漸地轉化成自身的實踐能力,這不僅是數學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核心素養對學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高中階段的數學應用是對于學生深度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學生深度學習思維的養成,學生在實際問題解決過程中經歷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過程正是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開展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數學抽象、推理邏輯、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用、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組成,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逐漸的滲透這些核心素養,通過深度學習來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接下來筆者通過日常教學實際來對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開展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做出了一些探討。
(一)?深度情景創設,關注數學抽象
傳統教學的教學情境往往停留在知識引入這一環節,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數學教師應當構建更加深度的情境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逐漸地進行知識探索,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更是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多元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激活數學課堂教學的同時更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數學抽象知識的理解。
例如,筆者在進行“等比數列求和”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筆者就會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印度對弈的故事”,通過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向學生展示了等比數列的“威力”,以往筆者僅僅通過這個故事進行知識點的引入,但是在深度學習理論的引導下筆者就積極的引導學生對于這一情景進行深度的探究。然后,筆者就會通過問題:“你能算出最后一個格子上的米粒總數嗎?”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究。在學生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筆者會積極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數學思想,最終加深學生對于數學抽象的理解。
(二)?深度知識探究,增強邏輯推理
探究能力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十分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師應當積極的建立起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將未知和已知的知識進行聯系,更是可以讓學生通過邏輯推理逐漸的推導出未知知識。在這一基礎上不僅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探究主動性,更是可以引導學生透過數學現象看待數學本質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具體的數學現象向著抽象的數學理論進行轉化。
例如,筆者在進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通過情景了解到等比數列求和的難度之后,筆者就會通過探究問題來引導學生:“在棋盤上第一個格子放置a個麥粒,以后每個格子都是前一個格子的q倍,那么你知道第n個格子上一共需要放置多少個麥粒嗎?”通過將具體的數字轉化為字母之后來引導學生進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導。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逐漸地掌握等比數列求和的規律,更是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等比數列邏輯,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邏輯轉化,促進學生推理能力的提升。
(三)?深度知識應用,實現數學建模
知識應用是數學建模的基礎和主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當關注到學生在抽象的數學習題過程中的解題,更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對于具體問題情境進行解析,讓學生能夠在問題情境中進行數學建模,并且逐步的運用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促進學生數學知識聯系實際的能力。
例如,筆者在進行“等比數列的實際運用”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筆者就會通過實際問題:“保險和定存哪個收益更客觀”來讓學生進行探究,并且給學生創設出良好的數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這一情境中進行數學建模,逐漸的通過數學知識的運用來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深化學生數學思維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更上一層樓。
(四)?深度知識分析,構建直觀想象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的提升,更應當關注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深度的知識分析能夠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描述,這樣不僅能夠結合學生自身對于數學的認知進行數學知識的構建,還能夠促進學生數學高階思維的養成,讓學生能夠通過知識分析促進自身直觀想象能力的提升。
例如,筆者在進行“異面直線”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這一知識點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需要多角度地進行分析和解答,因此筆者就會通過日常的聯系來逐漸的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在這一基礎上筆者還會運用思維導圖培養鍛煉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真正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深度數學思想,完善數學運用
數學思想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更是可以讓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創造性地運用,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例如,筆者在進行“指數函數”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筆者就會向學生解析y=ax是指數型函數模型,它由a與x兩個參數決定,而a與x的值在大部分習題中不難得到,因此筆者就會借助這一數學模型來讓學生進行驗證,通過學生數學建模思想的構建來促進學生的數學知識的運用,讓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
(六)?深度思維培養,落實數據分析
數學思維一直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思維的培養來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規則,并且能夠通過數學命題來逐漸的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的提升,最終促進學生數據分析素養的不斷發展。
例如,筆者在進行“函數”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會通過實例來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20世紀末期20年大氣層中臭氧層空間面積S與實踐t的變化情況圖”,通過這一實例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認知到函數的表示可以同解析法、圖像法和列表法,最終促進學生對于函數解析的思維養成,通過函數的數據分析把握函數的本質屬性,讓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得到發展。
三、?結語
深度學習形式不僅是一種思維形式,更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在高中階段數學課堂“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落實的重要方式。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圍繞著核心素養進行數學抽象、數學邏輯、數學推理和數學建模等多個方面的深度學習,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行學習,更是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探究、討論,讓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更深一步。
參考文獻:
[1]張翔.深度學習——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效數學課堂[J].高中教學,2016.
[2]鄭愛明.把握深度學習本義,促進核心素養培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
作者簡介:許瓊,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南沙東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