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已逐漸融入各行各業的發展之中,教育領域也不例外,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科技在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些新興科技豐富了教學資源,促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有效提高了語文閱讀的課堂效果?;诖?,本文從閱讀教學現狀入手,分析現代信息資源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提出利用現代信息資源培養閱讀能力有效方案希望對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現代信息資源;閱讀能力;方案
現代信息資源的概念十分寬泛與生活息息相關,從孩提時聽到的寓言故事,到上學時讀到的第一本書,看過的第一部動畫,都可以理解為信息資源。與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相比,利用現代信息資源輔助語文閱讀課程具有其優越性,其富含創新思想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與語文閱讀改革發展的方向相符合,能夠滿足學生自身素質發展需求。但受制于傳統教學模式等因素的影響,當前的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生閱讀能力的現狀
(一)?填鴨式教學帶來的不利影響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的教育理念十分落后,缺乏信息技術等有效的輔助手段,課外材料的尋找也多沿用陳舊的資料,現代信息資源得不到重視和有效運用。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多采取填鴨式教學模式或教師的一言堂模式,作者的寫作手法、抒發的情感全都由教師以理論的形勢直接灌輸給學生。這導致學生缺乏對文章寫作背景、作者自身特點及寫作手法的全面認知,學生所形成的對文章的不同看法得不到教師的重視。這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和培養,久而久之影響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形成。
(二)?閱讀能力與現代資源的辯證關系
一方面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現代信息資源的輔助作用。豐富多彩的現代信息資源擴大了學生的知識來源,豐富了學生的教學資源,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助益語文教學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不良的網絡資源侵蝕著學生的精神世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心理生理還不夠成熟,缺乏明辨是非和自律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學生會使用網絡用語、網絡工具中的各種“表情包”“GIF動圖”等代替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反而退化。因此要辯證地看待閱讀能力與現代信息資源關系,在教學中要揚長避短。
二、?現代信息資源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實現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創新
目前語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已成為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充課內外閱讀量,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教師把以網絡、多媒體技術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閱讀課堂,不僅實現了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創新,而且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注重學生的教學反饋的理念也與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是符合的。
(二)?助益教學
首先,網絡具有時效性、資源豐富、易得等特點。此外,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也有助于將抽象的語文知識,以更加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因此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搜集更多的教學材料、背景知識,這些豐富的資源不但有效的充實教學資源,而且能實現閱讀課外材料的有效創新。當前教材內的部分材料雖進行更新,但是受制于教材的特點存在著與時代脫節的問題,而選取一些更具有時代特色鮮活的材料能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加深對社會的認知,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減少了教師的教學壓力,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利用現代信息資源培養閱讀能力有效方案
(一)?提高自身實力
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實力,為現代技術運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教師首先應提高思想認識,認識到當前語文教學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為現代信息資源的有效運用提供良好的思想動力。其次教師應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了解,通過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深化現代信息技術在閱讀課程中的教學實踐。教師還要閱讀名家名作加強自身語文素養和積累,閱讀教育類、心理學類等書籍,加強自身的工作水平,做到終身學習保持自身理論常備常新。教師之間也要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優秀的閱讀材料,促進互相進步。學校也要加強對語文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組織專家講座等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的實力。
(二)?辯證地利用現代信息資源輔助教學
教師要辯證地利用現代信息資源輔助教學,要做到揚長避短。因此教師應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利用以網絡、多媒體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以部編版七年級《春》為例,教師在課上可利用課件展示春天的景象,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一課時,教師可課前要求學生在課前尋找相關資料,通過課上互相分享加深學生對課文背景知識的理解。但是教師要辯證地利用網絡資源,教師在鼓勵學生使用網絡資源時,要配合對學生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的教育,提高學生分辨文化、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要注意家校聯合,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要求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共同閱讀。同時教師也應該選擇適合各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和能力的課外文章進行閱讀,避免因文章晦澀、超綱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教師的語文教育要回歸本真,要認識到教材中的文章是專家學者精挑細選編入的,更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性格特點。要認識網絡信息資源只是教學中的輔助手段,教學中不可喧賓奪主,過分依賴網絡資源。此外還要通過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多溝通交流,通過聆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溝通能力。
(三)?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鞏固教學
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內化形成的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靠寫作及課堂教學等外化途徑,并不能夠持續鞏固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實踐的舞臺,在實踐中鞏固所習得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依托網絡在課后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如依托校園網絡舉辦校園報紙設計比賽,報紙的設計和文章都由學生分組自行設計、撰稿。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在網上閱讀指定的文章寫出讀后感,在課上互相交流研討。通過交流,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的思想并不斷地從他人的思想中習得寫作靈感,促進學生間互相進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閱讀課堂,既豐富了教學資源又滿足了現代語文教育發展的方向,能有效實現對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總結能力的培養,提高閱讀課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通過不斷加強自身實力為現代信息資源的運用提供技術支持,不斷通過運用現代信息資源實現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同時要為學生創造豐富的實踐平臺,在實踐中檢驗現代信息資源的運用有效性,鞏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教師要辯證地看待現代信息資源,正確地認識到信息資源知識教學的輔助工具,要認識到其危害性與優越性,在教學實踐中做到揚長避短,回歸本真。最終通過采取以上多種方法,促進語文閱讀課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娟.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探討[J].才智,2016(36):103.
[2]王子紅.信息技術服務于小學語文課程整合淺析[J].華夏教師,2016(7):41.
[3]王宗赟.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課程資源的實踐與問題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7+13.
作者簡介:
芝作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州永靖縣劉家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