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佑祥
摘 要:讓學引思是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也吹響了課程改革的沖鋒的號角,所謂“讓學引思”其實是“讓學”和“引思”兩種概念的結合體,兩種概念和諧統一。將這種概念引入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要求教師能夠深度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將課堂的主動權、話語權交還給學生,刺激學生的行動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立足小學數學教學實際,針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讓學引思”概念,提出幾點淺薄的意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讓學引思;策略和方法
小學數學的教學本質就是思維的有效運動,所以,想要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就必須發展學生的思維水平,而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部分教師由于自身教學觀念落后,習慣將課堂的主動權、話語權掌握在手中,無論課前預設、提出問題還是解決問題全部一手包辦,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直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被動地去解決一些問題,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錘煉,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針對這一現狀,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課堂的主動權、話語權交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為學生今后的數學發展打下基礎。
一、課堂導入環節——將主動權交給學生
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是利用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點加上一定的數學思維去進行剖析的,這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日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是,部分教師卻只將其當一個過場而已,很少有教師真正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的主動權依然牢牢掌握在教師的手中。課堂導入階段是一堂課的開端,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一環的教學內容較容易,主要是一些基礎知識點,大多數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通常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征入手,努力創設一些符合學生心境的教學情境,如利用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點,又或從一個較容易切入的話題來引入,從而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種導入方式以“吸引”為核心,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思維水平的錘煉,筆者認為,教師完全可以將課堂導入階段的任務交托給學生。學生的思維往往具有“出其不意”的特點,更容易引起其他學生的共鳴。筆者講到這可能有的教師會產生一定的疑問,認為學生知識水平較低,思維不夠完善,雖然可能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但是,效果有待考究,可筆者想要闡述的是,將課堂導入任務交給學生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讓學生能說得多么令人驚艷,多么高效,而在于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此外,在錘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師還可以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可以引導需要講課的學生完成教學準備,提醒其主要預習哪些內容,主要該思考哪些知識點,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也能給剩下的學生樹立一定的榜樣,這也就讓“讓學引思”這一概念得到了基礎體現。
例如,“因數和倍數”這部分知識點,主要是一些基礎性的概念,并沒有過多計算任務。為了讓學生快速且高效地學習這部分內容,可以在教學新課之前讓一名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來完成課前導入環節。由于這名學生也是第一次接觸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可以讓其在預習完相關知識點之后,向教師反映自己預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師要幫助其解決困惑,并且還可以將自己的教師用書交給該生,配合其理解和掌握。
實際講課過程中,由于該學生對一些基礎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提醒該生出一些課堂習題,如30的所有因數,讓該生充當教師,查看其他學生的練習成果,并且指出其他學生練習中所存在的問題,該生給其他學生講解的過程,自身思維也得到了鍛煉,底下學生在細心聽講的過程中,也得到了思維的錘煉,一舉兩得。
二、抓住課堂留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應試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數學教師每天都會給學生講解大量的數學知識點,由于,數學知識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想要完成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就必須給學生預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即課堂留白,從而讓學生充分吸收。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相關知識點時,由于該部分知識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師在教學完相關概念知識點之后,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緩沖時間,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手邊的工具,如一張紙和一把小剪刀,將一張紙平均分成若干份,由同桌之間進行相互提問,著重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從而使學生對分數的性質和意義有更具體的理解和掌握。
三、制造思維陷阱——錘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日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保證自己知識點講解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努力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此外,由于日常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示范作用有一定的依賴性,即便教師出現錯誤,學生或由于膽怯,或由于不自信,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這種課堂很容易陷入“一言堂”的教學境遇,所以,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制造一些思維陷阱,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教學完“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相關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板書出這樣一個算式:a+b×c+a=a(b+c),隨后,鼓勵學生大膽評判這個算式的正確性,并且讓其說出理由。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隨后,讓每個小組的組長說出討論結果,從而實現思維的有效碰撞,以刺激學生積極地思考,最終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總之,將“讓學引思”這一概念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并非是一個口號,數學教師要充分意識到“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重要性,讓這一概念有效輔助數學教學,從而不斷錘煉學生的思維水平,為他們學習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德春.踐行“讓學引思”綻放教學精彩[J].數學教學通訊,2018(30).
[2]陳建兵.讓學引思:小學數學課堂的清新劑[J].內蒙古教育,2017(1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