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教育行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啟發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小學數學來說,如何有效提升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效果,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去分析探索的問題。立足于我國小學數學的教育現狀,探究分析了多方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以及強化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其中,著重分析了小學數學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培育教學策略,旨在為我國小學數學學科建設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教學體系;教學質量;發展設計
小學數學作為三大基礎學科之一,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奠定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其主要在學生的應試、答題、知識深度學習等方面會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對于教師而言,需要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既重視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夯實,也要緊抓邏輯思維的培育,進一步找到較為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從而最大化提升自身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的現狀
數學作為一門典型的理工學科,其思維性、邏輯性、抽象性都是較為突出的。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因繁瑣困難的計算而感到力不從心,更有甚者,會因抽象的邏輯思考而產生厭惡抗拒的情緒。這一些問題的存在,對我國小學數學教育行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小覷的消極影響。就教師而言,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很喜歡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僅僅要求學生學會做,而不要求學生理解這一些知識點的含義所在,可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教學會進一步加劇學生在心理上的抗拒,以至于教師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要改變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教師必須進一步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創新,要針對學生的諸多學習需求來制定自身的教學計劃,進一步深入教材解析教學,加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從而針對性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二、獨立思維能力培養三步走戰略
1.將數學問題聯系生活,讓學生理解知識點更加輕松
在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初期,對于學習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學生并不知道該如何把已經學過的知識點用到題目的解決中去。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將所學知識點生活化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讓學生更輕松地去理解學習,從而為學生獨立思考打下扎實的基礎。那么如何將一些基礎知識生活化、簡潔化呢?教師要認識到,數學僅憑借數字符號和公式定理是非常抽象的,要讓學生理解他們,對于知識點的改變和替換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說,在學到加減乘除時,可以用糖果代替數字,一個糖果分給一個人,那么十個糖果分給了幾個人呢?像這種問題,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關注點,能讓學生充滿樂趣地去思考數學知識。以這樣的教學手法去教學,不僅僅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又豐富了他們的知識面,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很大地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教師應不斷地關注和改進教學模式手法,這樣一來在教學的實踐中,可以很好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習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理解問題的含義之后,如何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的又一大難點。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引導者,除了培育學生的應試能力,在學科的綜合素養以及自身能力的培育上都應有所建樹。那么,教師應如何培養獨立思維呢?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對問題分析的能力,要讓給他們知道為什么是這樣?這樣改怎么做?做完以后也要學會反思,如何更優化地去處理?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很好地處理應用題的初步理解,對于數學的教學質量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其次,教師在解題方法上還需要下功夫,讓學生學會運用多元化的、全面化的方法去搭配解題。比如說,在雞兔同籠這一問題上,老師就可以教學生采用設問、列式等方法去解決,與之相對應的還有畫圖、列表等方法。采取多樣化的解題手段,不僅僅大幅度優化了學生的解題過程,對他們的思維拓展也是有一個較大的幫助的。最后,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洞察力,讓他們能夠抓住重要的已知條件,對于應用題來說,每一題涉及的解題條件將會有很多,很多學生會被無關緊要的數據條件迷惑住,從而忽略解題的關鍵點,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于已知條件的洞察力,讓他們能抓住解題最關鍵的點,而不是盲目地將一些數據帶入進去運算。教師對于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培養的好處,絕不僅僅體現在解題上,這是一個獨立思維的培養,影響的將是學生的一生,所以從長遠目光來看,獨立思維的培養以及理性思維的養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結束語
對于教師而言,學生的教育不僅僅要注重當下,更要立足長遠,獨立思維能力關乎著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教師只有將這一問題重視起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不斷引導加強學生的思考練習,才能有效幫助學生鍛煉自身,實現突破。
參考文獻:
[1]朱超,簡華.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3).
[2]林德明.小學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92):110.
編輯 高 瓊